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校举办著名作家、校友张浩文教授《绝秦书》再版发布暨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9-11-19      点击量: 

     11月18日下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校陕西文学研究所联袂在高新校区博文楼1401会议室,举办著名作家、校友张浩文教授《绝秦书》再版发布暨学术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栾宏出席会议。校党委宣传部领导、文传院党政领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老师、陕西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部分在读的研究生以及地理与环境学院、校学报编辑部,宝鸡市文化传媒艺术界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校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孙新峰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栾宏代表校党政领导对张浩文先生《绝秦书》再版和研讨会如期举行表示祝贺。他指出:张浩文先生是陕西和海南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学者型作家、作家型学者。也是我校海南校友分会的名誉会长。他的长篇小说《绝秦书》是写陕西重大历史题材的,其全景描述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用艺术的方式还原和揭示了这场年馑形成的制度、人性及文化深层次成因。写各色人等在陕西这场惨绝人寰的天灾人祸面前,人们精神的疼痛和肉体的煎熬。作品视野独特,境界和格局比较阔大。曾获得柳青文学奖、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被誉为中国“灾难文学的扛鼎之作”,值得全校师生认真钻研和探究。他说:文传院曾经涌现出著名作家红柯、冷梦等杰出校友张浩文先生也是从我校走出去的重要的陕西籍作家,他虽人在他乡,却心系母校,胸怀陕西,用自己的如椽之笔描画陕西,回报陕西,回报母校!这次,张浩文先生将《绝秦书》再版宝鸡市首发暨学术研讨会交付我们学校来办,不仅是对母校的信任,更是对母校长期以来自觉进行陕西以及域外作家研究的认可和希冀。希望通过这次再版首发暨学术研讨活动,能够锻炼我们学校的文学梯队,激活我校文学创作风气,砥砺我校文学研究氛围,以期未来能够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文学创作人才、学者和文艺评论人才。

校党委副书记、我校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栾宏致辞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兰拉成教授在致辞中说:《绝秦书》小说是陕西人写陕西故事,写陕西重大历史题材,写关中人最痛苦的生命和生活记忆。其以一个家族视角触碰到人性和灵魂深处,是一部有深度的小说。一部小说能够再版,已经说明经受住了读者和社会的考验。他祝贺张浩文先生,敬佩张浩文先生的文学创作精神!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兰拉成教授致辞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绝秦书》的叙事风格、人物形象塑造、主题彰显、语言特色等展开热烈讨论。

二级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赵德利教授发言

二级教授、宝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省级教学名师、著名文艺评论家赵德利指出,《绝秦书》的叙事非常深沉、冷静、简约。显示出作家深刻的生活体验。转型社会,人们向死而生,生存高于一切,作家将这些生活中的复杂人性,刻画得非常透彻。《绝秦书》是一部很优秀的长篇小说。

陕西文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著名文艺评论家马平川发言

陕西文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著名文艺评论家马平川说:《绝秦书》小说很成功,为历史存照,为社会发展立碑。不仅写真实,而且写真相,写出了灾难背后的真相。写关中西府地区民俗文化,写人们在灾难面前的伦理道德、人性呈现,以及特定时段社会主体的危机。洋溢着浓厚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语言上形成了独特的“浩文体”。另一方面,他也指出《绝秦书》书名影响深度传播等问题。

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赵玲萍老师发言

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赵玲萍说:张浩文老师特立独行,在文坛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展现出了作家的大悲悯,大抱负。作品和作家一样,充满着一种难得的浩然之气。

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省百优作家李喜林发言

冰心散文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李喜林说:《绝秦书》小说叙事从容不迫,将西府方言艺术化。小说写转型社会人们生活的苦难,内心的苦难,灵魂的苦难。作品具有现代性,能激发人们敬畏粮食,敬畏自然,敬畏人。

中文系主任李剑清教授发言

中文系主任李剑清教授指出:小说写得很平实。有一种沉思在里头。小说不只写民国十八年年馑大灾难,其折射出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所有的苦难。作家打捞记忆,读后让人们产生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告诉人们,要预防所谓的“天灾”,一定要有良好的社会管理机制,健全的国家管理组织。历史不能重演,统一稳定的社会秩序来之不易。

校级教学名师、文传院张乃良教授发言

文传院张乃良教授认为:小说写了疼痛和记忆的问题,写出了时代的疼痛,国家的疼痛,民族的疼痛,让人们记住疼痛。另外,小说让民间书写进入历史,是别一种意义的史诗。

二级教授、地环院周旗老师发言

地理与环境学院二级教授周旗老师认为:在传统的农耕时代,面对自然灾害,从家庭到社会群体本身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防御机制,以阻止事态的扩大。在社会变动的时段,传统防御机制被打破,新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自然灾害就很易变为社会灾难!小说以独特的具有关中西府味道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灾难情景,描述了这场灾难的孕育基础,特别是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导致家庭韧性降低,社会变革又使乡绅治理模式和政府救济能力效能降低,加上战乱,综合导致社会韧性不足!自然灾害只是导火索!小说为灾害发生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样本!不仅如此,小说生动地描写了在大旱灾及其后续瘟疫等连锁灾害面前的社会失信和人性扭曲,所反映的灾难形成过程以及灾难进行中的人性和社会性特征对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他还提出了要注意研究作家灾害思维图式等的问题。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编审邓珠平老师发言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编审邓珠平老师谈了自己的长辈对民国十八年年馑的真切记忆。指出《绝秦书》小说写得很沉重,很真实,很及时。勉励研究生不忘中国曾经苦难的历史,要珍惜当下生活。

研究生黄晓璐发言
研究生王雨晴发言
研究生吴梦桃发言
研究生陈虹睿发言
研究生何方圆发言
研究生魏籽琦发言

文学爱好者、理想国读书会发起人吕立峰先生发言

文传院现当代文学研究生黄晓璐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粗粝性、文本艺术建构的缺失,以及自己的阅读困惑等方面谈了细读《绝秦书》小说的体会,指出《绝秦书》要成为文学经典,尚有一段路要走。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王雨晴认为小说具有一定的史诗性,是现实主义式的灾难叙事。通过家族这个独特的载体。因为家族有一种家国同构的性质,比较能展现社会风貌。每一个家族人物几乎都是一个社会领域的缩影《绝秦书》这本书在注重史诗性的描写的同时,也兼顾了心灵史的书写;第三,作品中人物是否会存在是概念化的产物?即以先验地、潜在地的将人物定性的意味?研究生吴梦桃、陈虹睿、何方圆、魏籽琪、周小东等也分别发言,从“《绝秦书》与《白鹿原》”、《绝秦书》与关中传统文化、《绝秦书》中“引娃”形象的丰富内涵等各个方面,对《绝秦书》小说做了或微观或宏观的个性解读。 宝鸡市文学爱好者、理想国读书会发起人吕立峰先生也指出了《绝秦书》小说的大道情怀,人类意识。

文传院副院长、校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孙新峰教授主持并总结会议

                                                                                                                                                                                                                                                                                   

孙新峰在总结发言时谈到,作为学校海南校友会名誉会长,当代文坛一位重要作家,以及文传院教师中曾经一员,张浩文教授与我校有着极为深厚的学术渊源。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作家、研究生各抒己见,对《绝秦书》的艺术质地、文学品质,以及作家文学创作精神等各个方面做了解析。大家总体上肯定了《绝秦书》小说的艺术性,认为《绝秦书》是还原和再现陕西特定时期特定历史事件的重要力作。是国内灾害文学写作的重要开拓力作。另一方面,大家也指出了小说在结构设置、理念和文本衔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再版时更趋于完美。

著名作家、校友张浩文教授致谢辞

张浩文教授对《绝秦书》再版发布暨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本次会议准备充分,与会代表作品阅读仔细,发言水平高,深刻全面,对自己很有启发。感恩母校对自己多年的呵护和关爱!接下来,自己会认真消化吸收各位意见,在未来写作中争取有所提升。

张浩文先生为读者签赠新书

   会议期间,张浩文教授还为参会的各位代表签赠了再版的《绝秦书》。

研究生为张浩文先生献花祝福

会议合影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黄晓璐和殷晓代表会议主办方向张浩文教授送上了一束鲜花,祝贺校友张浩文先生《绝秦书》宝鸡市首发及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随后,所有与会领导和嘉宾集体合影留念。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陕西文学研究所  

        /孙新峰   图:周小东    审核:兰拉成)


上一条:我院团总支举办第六届“头脑风暴”知识竞赛复赛

下一条:我院团总支举办第六届“头脑风暴”百科知识竞赛初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