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团建设 / 理论学习 / 正文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 2018-03-06      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这一重要思想观点,深刻回答了党在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始终把培养一代新人作为重要任务。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注重教育群众认清苦难生活的根源,并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是由一代又一代新人接续奋斗而取得成

功的。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培养时代新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要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只有造就一大批堪当大任、敢于创新、能做大事的领军人才和各类高素质劳动者,才能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只有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才能更好地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强化自觉、提升素质,更好地投身民族复兴伟业之中。

培养时代新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眼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既被现实社会所塑造,又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发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是决定性因素。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一重要思想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了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体现了我们党对核心价值观建设认识的深化和拓展。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只有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深培厚植、广泛践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时代精神和广泛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全体人民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信心和热情,汇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培养时代新人才能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党的十九大把“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这就充分表明培养时代新人对于我国在今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只有培养一大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特别是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和其他各方面人才,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新使命对时代新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

时代新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全党全社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唯有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才能在历史的发展纵轴中找准定位,明确自身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将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富强、世界发展融为一体,才能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中站稳脚跟、保持定力、找准方向,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肩负起民族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重任。

时代新人要有真本领。实干兴邦。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必须依靠各行各业各种人才的奋勇开拓,扎实苦干。伴随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未来国家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将更加倚重知识价值的增加。因此,人才的培育尤其是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未来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时代新人只有学有所长、学有所专、专有所精,才能积蓄充分的力量和基础,以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脚踏实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时代新人要有担当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面临难得机遇,具备坚实基础,拥有无比信心,但是,前进的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我们必然会面临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使命重在担当。身处历史发展的重要战略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民族复兴的历史大任更需要时代新人以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驰而不息的奋斗力量、坚定执着的担当意识奋勇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又一代新人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三、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时代新人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从思想道德建设、真才实学培育、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共同发力,形成良好氛围和健全的保障机制。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下功夫。理论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做好新时代工作的基本遵循。培养时代新人,就要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建立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教育引导、道德培育、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为途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广大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强化历史教育,从中华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厚植崇德尚义的思想道德根基;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中挖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激发他们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下功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加深对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下大气力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点任务。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教育公平,补齐民生短板。三是以新发展理念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在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发展体系,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舞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使各方面的人才汇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形成堪当历史重任的人才力量。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引导促进广大人才的社会交往与实践交流,引导促进青年择业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新服务平台,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使广大人才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在开拓国际视野上下功夫。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并且能够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应有作用。要扩大交流开放,健全工作和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宽人才对外交流的口径和渠道,完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机制,创立国际人才合作组织,促进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导鼓励广大青年和各国青年互学互鉴、增进友谊,共同成为世界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创造者。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各类资源,引导广大青年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担负引领世界发展的时代责任,更好地发挥大国影响力,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王炳林;作者单位: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上一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下一条:新时代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光辉篇章—— 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十二个创新亮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