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宝鸡文理学院“书香新时代,推普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高新校区校园内与新疆阿克苏地区来校参加“教育部2023年‘童语同音’计划”培训的部分教师开展实践交流活动。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成员与参训教师共同诵读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大家在诵读中感受汉字魅力,感悟诗歌内涵,增进彼此友谊。
随后,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发放问卷、一对一访谈等形式面向参训教师调研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及存在困难,旨在为进一步改善本次培训教学实践策略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后续的进乡村、进机关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提供案例参考。
访谈交流结束后,本次实践交流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但在每一位实践团队成员心中留下的那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还在萌芽。
实践团队成员李毅丁说到,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乡村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是以振兴教育为方法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实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主动靠前实践历练,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接力服务国家语言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以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实践团队成员郝卓茜说到,这几日参与的校园语言文字推广工作,虽然时间紧迫、工作较为繁琐,但让我深刻认识到学好、讲好、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提升我专业技能的机会,我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为推广普通话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实践团队成员乔曼说到,在本次语言文字推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推广与普及对于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性,更体会到了作为青年大学生身上的历史使命。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学联二十七大贺信中对新时代青年的勉励,与祖国同步、与时代共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团队成员刘柏森说到,通过与来自新疆的老师们交流,我意识到普通话在跨地域和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面临着字词发音不准、普通话应用不熟练等问题,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坚持努力学习。这种精神也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意识到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最终一定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实践团队成员文静说到,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次实践交流活动的内容消化好、吸收好,多观察多思考,争取在随后的推普活动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实践团队成员贺文悦说到,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我们必须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消除语言隔阂,推动社会交往,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
实践团队成员巨佳续说到,民族教师学习普通话的意义重大,能让民族地区的小孩从小浸润在普通话的语境中,更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总支 文/马晓 图/刘冰洁 审核/郭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