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组织20余名师生赴西安,开展座谈共建、红色宣讲、校园应聘、主题党日系列实践活动,学院副院长赵保胜、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带队参与,旨在推动红色文化浸润、深化校地协同育人、助力毕业生精准就业。

在西安市后宰门小学,学院师生与该校执行校长谢红燕、教导处主任宁梅、办公室副主任菅朴及骨干教师代表座谈交流。赵保胜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学院发展概况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该专业以“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核心,构建“理论+研读+实训”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依托30余个共建实习基地和“双导师制”,保障实习实践实效。谢红燕介绍了该校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及红色教育传统,双方围绕课程共享、思政共办及人才输送达成共识,明确将联合开发红色校本课程,常态化开展研学活动与就业对接。
座谈后,研究生党员化身“红色宣讲团”,以“红领巾心系中国梦”为主题,通过革命故事分享、时代楷模事迹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为60余名小学生解读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宣讲中,党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串联历史与当下,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强国必有我”的远大志向。
就业对接环节,学院2026届毕业生参与后宰门小学专场应聘。毕业生通过试讲展示、现场答辩充分展现专业功底与教学素养,学校招聘组给予高度评价,现场与5名毕业生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搭建起校地人才输送高效平台。
系列活动收官之际,全体师生走进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讲解员引导下,大家参观旧址展厅与历史文物,重温八路军开展统一战线、输送进步青年的光辉历程。面对鲜红党旗,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坚定“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信念。
此次西安之行是学院深化主题教育、推进“红色育人+就业赋能”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持续拓展红色教育与就业对接平台,深化校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与区域文化发展注入更强动力。(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 文/王华斌 图/袁文梅 审核/张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