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中记
201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 周小东
七月人间炎似火,天境祁连春乍来。
繁花似锦雪犹在,人面映红油花开。
星空袅袅心向往,歌声悠悠情自拆。
把酒言欢畅人生,踏足西北随性嗨。
写下这篇笔记时,我们已从大西北回到了小城宝鸡。新奇与疲惫的访学活动至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国家大力呼吁“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作为新时期研究生的我们在学校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在学院的组织安排下,真正地沿着古丝绸之路来了一次西行。按理说,同处西北的陕甘两省它们的人文环境与地理地貌理应大致相同,甚至出发前都这么认为。但当踏上西行的火车后,窗外不断变化的植被山峦提醒着我:我们不一样!相邻而坐的李剑清老师这时候也不断的提问我:知道窗外的山峦为什么呈现出这个样子?植被的变化有什么特征?远处山顶之上的土墙是不是古时候占山为王的土匪们修筑的防御工事?一连串富有人文气息的问题使我汗颜,只能回答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借用孙老师后来在敦煌生发的一句感叹便是:在这里,我只是一个文盲。是的,生活在熙熙攘攘的大都市,钢筋混凝土禁锢了我们的一切,而一旦远离这种束缚,来到苍茫广阔的大西北,大自然,心中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原来与大自然相比,人类渺小的简直不值一提。几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到达了此次活动的第一站:兰州。入住宾馆并简单的慰问了肚子后,我们一行人便踏上了访学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学习之旅。此处谓“学习之旅”并无不妥。作为西北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学,它的人文素养,文化积淀必定深厚,值得学习。果然,在文学院副院长郭老师热情地接待与介绍下,兰州大学文学院深厚的人文精神,杰出的人才,久远的历史深深地震撼着此行的每一位同学。而后,文学院的彭教授为我们做了一场题为“丝绸之路上的世界遗产”的主题报告会。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身居陆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兰州学者,他们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与诠释很见功力,对其文化意义有着极大的敏感性。恰如彭教授所谈的:“丝绸之路”又可称之为“玉帛之路”,它不是一条直线的路,而是由多条路交叉呈网状组成的,涉及吃和穿的贸易之路,而后又逐渐演变为了一条包含诸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精神内涵的道路。它所呈现出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三个重要的文化特征。实话说,彭教授对于丝绸之路相关观点的阐述相当新奇,创新点十足。甚至有许多话语我是第一回了解。
原本以为这是此行的巨大收获,没想到后来访学西北师大又给予了我相当大的震撼。访学西北师大文学院与访学兰州大学文学院有所不同的是,这一回我们多了与在读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在读博士研究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孙老师的几番话语鼓励下,大家都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纷纷踊跃提问,如:读的理论书籍在具体的论文写作过程中该如何运用?考博应该怎么准备等等。令我颇感意外的是,西北师大的各位学长们对我们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很是耐心仔细,干货满满。不禁感叹,西北师大文学院的人文精神原来同样深厚啊。下午,我与孙老师,李剑清老师,赵老师沿着滚滚黄河水一路探寻了甘肃省博物馆,黄河母亲像,中山桥,白塔寺等标志性建筑,目睹了它们的风采。遗憾的是,可能由于运动过少的缘故,在攀登白塔山的途中,孙老师因体力不支提前“挂机退群”,引来了一行人的玩笑。
结束了奔波的兰州行程,我们终于要踏上真正的西行之路了。下一站,敦煌!与众人一样,未至敦煌,早已被它那如雷贯耳般的名声所吸引,一连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早已令大家魂牵梦绕。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一派恢宏博大之气。我从未想到敦煌,她是如此的神奇。历史,文化,古今,地貌都在这里交汇冲突,最终和而不同。怎么形容它的美丽都可能比不上孙老师的一句“我愿做大漠的一粒沙子”来的恰当。她的壮美与妖娆能让平时我们眼中严格要求大家的“孙疯子”坦然不顾形象,像个孩童般坐在沙丘之上堆起了沙子。有那么一瞬间我在思考,究竟是人从属于自然,还是自然从属于人?再看各种人工建筑。很难想象在沙砾岩上,无数工匠是如何一下一下凿出700多个洞窟。对于信仰的虔诚不禁令人肃然起敬。窟内,除去佛祖及其弟子的塑像外,洞窟的侧壁,壁顶,绘制着成百上千的佛像。进入洞窟的那一刻,承受着满天神佛的注视,不由自主地拾起敬畏谦卑之心。壁画之上的颜色,红色是朱砂。绿色是石绿。白色是铝粉和石膏。历经时间的摧残早已隐隐暗淡发黑。一些窟传递出来的信息很是丰富。国力越是繁盛,壁画越是色彩丰富,工艺越是精湛。328初唐窟里,仿佛如水般流动的袈裟,一瓣一瓣姿态不同的莲花;面容殊异,手脸圆润似有外国血统的佛祖形象。今天我们常听到信仰缺失,但是在这里,能感受到从上至下共同的信仰力量。唐宋元明清,官府和民间,都在这里留下了维护维修的痕迹,这恐怕是在共同和无情的时间做对抗吧。大多数人造的东西,活的都比人长久。不必惋惜今天的建筑失去了古味,焉知几百年后,我们也会成为史书上的现代。
还未到敦煌时,孙老师就已念叨壮美大漠风光。但当踏上这里的土地后,我们才真正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与辽阔,心中不禁生发出生而为我中华人的骄傲与自豪之情。小小的两个关口几百年前是何其的重要,而今却已破败为其貌不扬的土丘。时光在流逝,但它们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却永不消逝!“距离关口以西75公里,大片的雅丹地貌,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北部直连新疆罗布泊,内里无数风沙蚀刻的岩体,据说入夜时大风刮过,会发出让人毛骨悚然的怪叫声,当地人称之为雅丹魔鬼城”。这段说辞介绍的便是赫赫有名的雅丹地貌。从敦煌市出发,沿着303省道,向西北一直开到了雅丹。放在古时,出了关,那就是出国了。雅丹魔鬼城以及踏附近的公路内,有着大片大片的戈壁滩。沙面上覆盖着一层黑色的石头,所以也被称为“黑戈壁”。强制搭乘汽车时,大家并不理解,为什么不让大家自行观看?车开动后,大家方才恍然大悟。飞沙走石的怪天气,毫无规律可言的地貌土堆,如果深入进去,基本就难以辨别方向。走马观花似地跑了四个点之后,大家在狂风怒号的戈壁滩上欣赏了大漠的落日。伴着嘴里的沙子,口袋中的石子,大家似不舍似匆忙地踏上了返程的汽车。尽快回去,洗澡,睡觉是这一刻大多数人的心声。归途中短暂地欣赏了无人区的星空后,我也彻底“没电关机了”,靠在同伴的身上一直睡到了酒店门口。
想家,是奔波过后的疲惫。很难想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还有生活地有滋有味的敦煌及其附属于它的人民。不到西北,不知祖国山河的壮阔;不到西北,不知顽强求生存的人民。我知道,此刻坐在凉爽舒适的宿舍抒发这些空洞无意义的感慨是徒劳的。因为我们都不是沙漠人,作为一名外来人,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精彩,却无法真正体会精彩背后生存的艰辛,唯有钦佩。
访学已经结束,兰大与西北师大深厚的人文气息熏陶着我们;沙山与泉水的美丽妖娆吸引着我们;众多遗址的厚重历史积淀启发着我们;无人区雅丹魔鬼城的粗狂壮美震撼着我们……这短暂行程里遇到的每一个人,看到的每一处景,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值得用一生去消化,回味。末尾,用孙老师一首《在甘肃敦煌,我成了见异思迁的人》来慰藉此刻仍无法寂静下来的心情:访学西北师大,“愿做西师一棵树”,考察敦煌,“想做洞壁上一幅画”,去魔鬼城,“愿做无人区一风凌石”!
赴兰州—敦煌丝路访学考察报告
2018级文艺学 刘岑
2019年7月11日至7月17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丝路之行”系列学术考察与访学交流活动。
敦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敦煌,先后参观了阳关、玉门关遗址,敦煌博物馆。对敦煌莫高窟印象深刻,颇受震撼。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珍贵的经卷被以廉价的金银带走。现在回顾历史,不胜唏嘘。对那些被盗的经书深表遗憾,却也凸显出某种历史的必然。列强入侵,而当时的中国,民族认同与家国情怀还远未形成。这种状况,于圆明园被火烧后,京城百姓的哄抢中亦可看到。今天到敦煌,所有的前尘往事都随着大漠的狂风呼啸而逐渐消逝,然而这洞窟还在。来到历史的现场,随隔着时间,却也五味杂陈。
甘肃:学术交流 感受名校风采
在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郭茂全对我们的到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发展状况、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招生情况、科研项目以及教育管理等,并就学院的考博方式、录取情况等进行了交流。彭岚嘉教授作了题为“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化遗产”讲座。
在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许琰教授,杜志强教授,杨天豪老师及部分博士、硕士生与我校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饮食:兰州拉面
料记载中,兰州牛肉面的历史已经有200年。兰州牛肉面,最早叫兰州清汤牛肉面,外地人称作兰州拉面。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兰州拉面,还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说法,即汤清、萝卜白、辣椒油红、香菜蒜苗绿、面条黄亮。只有满足了这样要求的一碗面,才能赢得食客的好评。
在兰州,几乎每走几步就有一家牛肉面馆,味道各不相同。在兰州的早晨,免不了要来一碗拉面,感觉兰州的面好像比陕西的面更劲道一些。
此次访学活动,收获颇丰。去了不曾去过的莫高窟,也许多年以后回顾往事,还是会回想起2019年的夏天,我们一行人去莫高窟的情景。
情怀西北 魅力敦煌
201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 何方圆
作为一个从小在陕西长大的人,当我听到孙老师说暑期要去兰州—敦煌学术考察的时候,其实心中并未抱有太大的期望。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季节的西北应该是酷热、干燥的。可是就在访学的第二天,我对西北的偏见开始渐渐消除了。还在旅途中的时候,我就被车窗外祁连山下成片金黄的油菜花所吸引,这样的场景使我想起了张承志先生笔下的“金牧场”,还有祁连山草原上成群的绵羊和牦牛也让大家大开眼界。在兰州,我们不仅走进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名校—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在甘肃省博物馆里,从一楼到三楼,通过一件件陈列的展品,我开始回味这座城市的历史,她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伟大。同时还品尝到了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并与黄河母亲河不期而遇。在敦煌,自己的内心开始为伟大的敦煌文明所震撼,也终于懂得敦煌这座城市在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在敦煌这座丝绸之路的文明古城上,我似乎能够在脑海中还原出曾经的故事,我也被中华文明的伟大和悠远流长所震撼。不得不说,这次的兰州-敦煌学术考察对我今后的学习研究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让我对“丝绸之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在这次旅途的火车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学习一定要把书本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将印象式的知识与现实中真实的景物联系起来,才能全面调动人的感觉、触觉、视觉的全面融合,才能从更全面完整的角度认识一个事物。但是最重要的一个是让我对大西北有了一种颠覆传统的认知,我觉得只有拥有博大情怀的人才能看懂大西北的风景,读懂大西北的故事,大西北是中国最具文化内蕴的圣地。以下就谈谈此次访学过程中令自己印象最深刻地的几个方面:
浓厚学术氛围 悠久历史传统
对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早已慕名已久,可是一直以来却没有机会能够前去参观拜访。此次访学之旅便为我提供了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7月11日下午,我们去了兰州大学文学院进行学习参观。兰州大学校园中的景物都很别致,有着浓厚的历史感。兰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郭茂全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简要介绍了文学院的发展历程。文学院彭岚嘉教授围绕“丝绸之路”为我们做了讲座,他讲述了丝绸之路的一些概况。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所提到的四条丝绸之路: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我在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也感受到丝路文化伟大的魅力所在,也是在这种切身的学习中得到了一种深切的体悟:无论对于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唯有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将自己全身心的放置于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之中,才能更加全身心的进行研究与思考。而正是在兰州大学这样的百年名校,我感受到了这样一种充满吸引力的学术魅力。
7月12日一大早,我们就前往西北师范大学进行学习交流。西北师范大学的校门也很有历史感,校园里的建筑都是比较有年代感的,校园中人行道两旁大树的粗壮的树干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西北师范大学悠久的历史,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西北师范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热情,早上9时整,大家整齐地聚集在会议室,除了领导老师们,还有文学院的一些博士和研究生。首先两个学校的老师就彼此学校的管理制度与运作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交流,之后西北师范大学的几位博士陆续进行了发言,几位博士的讲话很真挚,同时也表达出了他们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看法。其中一位博士同学主动提出来,希望两校的同学可以互加微信,进行学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随后几位硕士同学也提问了一些问题。那天早上会议结束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真的觉得时间过的很快。自己似乎沉醉在了那样一种和谐融洽的学术氛围中。这次交流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多与身边的同学交流学习,不断接触新的事物与认知,不断去靠近优秀的人和事物,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记得有人说过:“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在参观完甘肃省博物馆之后,我深感兰州真的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在甘肃省博物馆里,我见到了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同时,也是在这里对“丝绸之路”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从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再到敦煌佛教对丝绸之路的影响都令我震撼。甘肃省有众多石窟,除了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还有榆林窟、马蹄寺石窟等众多石窟分布在甘肃省的各个县市。除了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甘肃还是重要的红色革命基地,陕甘宁边区,这里还存留着曾经的记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等。而以上对甘肃省的这些了解都是我从甘肃省博物馆中了解到的。以前我去博物馆都是走马观花式的转一圈,而这次我却被甘肃省博物馆里一件件珍稀的藏品所吸引,流连忘返。我觉得除了因为甘肃省博物馆里的藏品丰富和内涵深远之外,还是因为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互相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与切磋。
情怀西北魅力多 魅力敦煌用心悟
敦煌火车站的大门做的很有标志性,也很符合“敦煌”这两个字的寓意,记得刚下火车,李剑清老师便问我们:“你们知道敦煌这两个字的含义吗”,这一下把我问的很心虚,感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自己却没提前做好功课。后来在网上查了之后才知道,所谓“敦煌”,敦,就是大的意思。煌,就是辉煌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指敦煌这座城市曾经是一座又大又辉煌的城市。没错,敦煌就是丝绸之路上一座重要的城市。一直以来,敦煌在我心目中是一座充满神秘感的城市,大概是源于他的佛教文化。在敦煌,我心中一直在想,能够主动来这里的游客,心中一定充满了对文化的一种敬仰,一定是一个有情怀的人。说实话,这些景点其实并没有太过吸精的特色,但是我并不会觉得她枯燥乏味,当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风儿吹起一些尘土,我似乎穿过历史,看到了曾经人来人往的繁盛景象。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想回去我要写一篇感想,文章的标题就要叫情怀西北,我想一个没有情怀的人是无法感受到大西北这种雄浑壮阔的美的。
随后我们还去了敦煌博物馆,敦煌博物馆完全就是了解丝绸之路文化的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其中详细介绍了古代在敦煌的历代英雄与为敦煌做出贡献的一些人物事迹,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同时还还原了当时的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敦煌博物馆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将现代一带一路文化与古丝绸之路文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博物馆的一楼,是一位敦煌女画家的作品展览,而这位女作家的作品内容主要就是以敦煌文化为主,这不仅是一种好的传承丝路文化的方式,同时也有效地现代文明与古丝路文化结合的方式。
总之,这次兰州—敦煌学术考察是一次宝贵的访学经历,我们不仅走过了很多路,看到了很多美景,同时在精神和灵魂上也得到了升华和洗礼。我始终觉得西北是有情怀的,他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艺术家,需要我们从心底去慢慢地领悟和感受。敦煌的魅力不仅在于各种独特的遗址景观,还在于深厚的内涵文化,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赴兰州-敦煌丝路访学考察报告
2018级汉语言文字学 魏平利
7月11日,我们一行人从宝鸡出发前往兰州。坐高铁一路西行,入目变化最不一样的便是山上的树木了。宝鸡的山与兰州的山高度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越往兰州,山上的植被越稀薄,不似宝鸡漫山遍野绿油油,葱绿一片,越往兰州,山似乎慢慢光秃秃起来了,山也不似宝鸡的那么葱茏苍翠,看起来竟然有点光秃秃,黄朴朴。孙副院长坐在我旁边,路上他问我:“天水来过没,麦积山去看了没?”。我摇头说没有,他说麦积山是研究民俗,研究佛教的人必去的地方,建议我以后有机会去看看。其实在上兰州这趟高铁之前,我对兰州,对敦煌一无所知,仅仅知道便是兰州的拉面很好吃,其它的只知道它也是我国的一个省,比陕西更靠西而已。说起来很惭愧,这次出游有班长,规划、领导、买票、坐车一概不用自己操心,反而没有往常出门那么兴奋,对于此去的那些景点,便也没有做过攻略 ,因此这次的访学反而令我更加的难忘。
坐高铁两个多小时便到了兰州,安排好住宿之后便是自由活动时间。向来兰州拉面闻名全国已久,我们这些人便都想吃一碗正宗的兰州拉面,然而或许是我们不如本地人熟路,竟然没有找到一家兰州拉面的店,于是便与小组的人相约前往正宁路。到了正宁路小吃街,一路的麻辣烤牛羊肉串儿,皆是回民,陕西与兰州之不同立马便可以体现出来。到了西安的回民街,纵然也是回民居多,但是多以陕西特色为主,稍有不同便是肉夹馍本为猪肉,到了西安回民街便为羊肉了。到了兰州的正宁路,则皆为回民的特色美食,到处可见新鲜的羊肉及串儿,几乎一条路除了卖水果饮料便是烤鱼烤羊肉串儿。然而遗憾的是,纵使到了兰州我们也没有放开天性,没有夜晚去路边吃上几串正宗的羊肉串儿,只是买了一些常见的吃食,坐在正宁路街口的马路牙子上,拍了几张游客的打卡照片。
11号和12号我们相继拜访了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文学院,游览了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不愧是老牌的高等学府,纵使暑假期间,校园里学生依旧很多,我们这些文理学子个个有些自愧不如。两个大学的文学院底蕴都很深厚,在我们互相的交流中我们明白,我们文理学子需更加努力,作出更优秀的成绩方能使得学校因我们而骄傲,我们因学校而骄傲。12日下午,我们去了甘肃省博物馆,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博物馆,在不同的展厅能看到不同的文化。而我第一次在甘肃省博物馆看到了仿制的莫高窟佛像和传抄的手写经文,第一次对敦煌莫高窟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宝鸡人也是信奉佛教的,尤其在农村,道教造像和佛教造像往往兼有,可能一个村子,有几座庙,有一座是道教的,另一座便是佛教的,具体有什么说法和祭祀方式我不清楚,但是每逢初一十五便有上香,或者各处过庙会的习俗。而这些庙宇里的造像我是没有仔细看过的,或者看过在我脑海里也模糊不清了。因此这也可以称得上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佛像,了解佛像。
13号我们坐上了前往敦煌的高铁,沿途又见识了一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果说从宝鸡到兰州,沿途只有树木葱茏的区别,而兰州到敦煌便是从水源茂密到茫茫戈壁的蜕变。一路的上风景从远处的莽莽高山到成片的如毯子般的草原,最后成了荒芜,了无生机的戈壁。一路从高阔苍远的高山到压抑的戈壁,虽然只是在车上看到这些景色,然而真正看到了戈壁,心中也顿然升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慨。下了高铁已经接近晚上九点,而敦煌的太阳还依旧未落,仿佛此时才下午五六点而已,仿佛让我们觉得我们偷得了时间,会多出两个小时来呢。问了此时在北方的好友,他说宝鸡早已暮色降临,天也已黑透,才恍觉自己已经来到祖国的最西边,天黑的比较晚,自己也没有多出两个小时。
敦煌仿若是一座沙城,哪里都是沙子。敦煌市的街道很干净,宽敞,然而酒店每次擦完的桌子会留下证据。每天我们早早从酒店出发去参观,下午回到酒店,酒店早已打扫完毕,摸过桌子上还留有一层细沙。跑了一天的鞋子里也悄悄藏了好些细沙。这便是敦煌的特色之一吧,在宝鸡,土比较大,每每不好好擦桌子,桌子上留的便是一层薄薄的的黄土,这便是两个地域的不同吧。
14到16号,我们一行人去了敦煌的多处古迹,如:阳关、玉门关,最后参观了敦煌市博物馆。这些古迹无不展现出敦煌的特色和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距离敦煌市不远有有一片沙漠,沙漠中有一绿洲,呈月牙形。这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驼队行过,印记虽然被风沙掩埋,但无际的沙海仿佛在诉说着丝路上曾经的繁华。莫高窟佛像建立在一片石崖上,所有的窟洞都在崖里,我们参观了8个佛像洞窟,认识了传说中的飞天和敦煌的地标反弹琵琶。洞窟里的壁画有些脱落了,造像也是不完整了,然而依旧保存精美,色彩鲜艳。讲解员每一个都知性而优雅,大概是受了莫高窟佛性的浸染,每个人站在那里不骄不躁,淡淡然,与我们这些被艳阳火烤的游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阳关、玉门关经历了千年风沙的侵袭,早已没了原来的城楼城墙,仅剩一些残垣断壁,风沙吹过仿佛依旧能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豪迈的吟唱。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字学的学生,一路上除了风土人情,我更关注的更是当地是方言。奈何,作为一名游客,很少听见他们讲述自己的方言土语,以至于一路上我除了从一位出租车司机嘴里听到些许的兰州方言,竟然没有听到其他当地的方言。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人民迁徙的大通道,有从西域来去的各群租在这里贸易,乃至繁衍生息。这里既是伊斯兰族群的交流通道,又是阿尔阿泰语系语言的核心地区,也是汉藏语系,尤其是藏缅语系各族群的发源地,可以说这里的语言面貌十分丰富,然而遗憾的是,我竟未亲耳听到这里纯粹的方言。
语言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敦煌的出土文献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敦煌的出土文献对我国语言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敦煌研究院从1988年到1995年对敦煌莫高窟石窟先后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除青铜器、陶器、棉麻制品等各种文物以外,还有一些文字文献,有汉文、蒙文、梵文、叙利亚文、西夏文、藏文和回鹘文的文献。这些出土的文献每一件文书都十分弥足珍贵,我国学者张铁山最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庄垣内正弘,我国学者阿布都热西提.雅库布,德国学者彼得.茨默,J.威尔靳斯都做了相关研究。可以说通过考释和深入研究对我国语言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于此同时也促进了世界语言学的发展。
在敦煌市博物馆,我们有幸见到了注有反切的韵书。众所周知,反切的方式的形成是受佛教的影响。反切最早在汉代称为反语,据史学家研究,当时一些儒生受梵文拼音的字理的启示,创反切法来注音,到唐代,僧人守温取汉字三十声母,宋人补充为三十六字母,以韵书和韵母字做为韵母。三十六字母成为我们现代研究古代声韵母系统的一套工具,这一切都是受佛教的启发,而佛教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文化产物。可以说此次一趟兰州-敦煌行,不仅看见了眼里可以看见的不同于关中的大漠美景,更看到了心里可以看见的促进心灵成长的文化美景!
此次访学活动从宝鸡出发到达兰州,访问了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在这两所大学里,感受到了大学的学习氛围,接受了大师们的陶冶,了解了兰州,了解了丝路文化。在在兰州和敦煌两所博物馆,看到了真真切切的文物,看到了不同于陕西的佛像,看到了西北的历史,听到了丝路上的典故和各种和语言相关的问题。在敦煌,目睹了阳关和玉门关遗址,亲眼见证了城墙的遗迹和古人的智慧。这次的访学路上真的是满目景色皆学问,处处遗迹是历史啊!
赴兰州—敦煌丝路访学考察报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8级中国古代文学 刘嫒
此次访学,我们选择了历史文化深厚的甘肃,因为这里体现了敦煌文化和西部文化的交融,同时,为深入了解“丝绸之路”、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地考察与访学,我们对甘肃文化及兰州大学与西北师范大学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在进行了一周左右的准备事宜之后,我们一行23人于7月11日8:54分从宝鸡南站出发前往兰州,这一路上我们经过了宝鸡、天水、秦安、定西、榆中,最终于11:23分抵达兰州。
访学的第一站我们前往了兰州大学。当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便由内而外生发出一种敬畏感与厚重感,这也是和兰大所处的地域环境、地域文化是分不开的。一进校园我便被校园内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与学习氛围所感染,我们去的时候正值暑假,原以为校园内会十分冷清,但一进去才发现与自己想像的完全不一样,如果你在校园内走上一圈,你会发现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都是一些背着书包或者手持书本的学生,甚至在一些林荫小道上你还能看到一些正在来回踱着小步背书的学生,要是你不提醒自己现在是暑假,完全就会以为现在正是上课的高峰期。当然,也少不了在操场、篮球场上运动的运动爱好者们。在兰大人的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那一股踏实、努力的气息。校园内除了随处可见的学生外,最多的便是年代久远但依旧挺拔的树木,它们挺立在道路的两旁,它们经过了岁月的洗礼、风雪的打击,依然挺拔峻峭,始终保持着向上生长的姿势,这像极了一代又一代坚守在广大西北地区勤奋钻研科研的学子;它们献出自己的身躯为莘莘学子遮蔽风雨、消解酷暑,默默守护着兰大的学人。在兰大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股淳朴、踏实、富具开拓精神的气息。当时,孙老师还激动的说:“愿作兰大一棵树”,是啊,教师的身上正是凝聚了这生长广大西北地区的树木一样,默默呵护着一代又一代的求学之子。一边欣赏着校园内的风采,一边赶往兰州大学文学院,抵达文学院后,由文学院副院长郭茂全带领我们参观,郭院长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历史沿革、师资队伍,以及学科建设,其次,还向我们带领我们参观了文学院的展示栏。此外,为了促进此次交流,兰州大学文学院特地为我们举办了一场名为“丝绸之路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彭岚嘉教授为我们讲解,向我们展示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脉络、文化交流及意义,这是在“丝绸之路”文化带上开展的讲座,让我们置身于“丝路文化”的情景当中感受“丝路文明”,这对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强化文化认同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讲座过后,双方院校就学科建设、考博情况、科研情况进行了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校园文化、文化底蕴及校风建设对学人成长的重要性,研学、治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治学者的影响。更深刻地理解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正含义,每一份成功的背后累积着日复一日的努力,同时,也坚定了要更加努力学习的信念。
兰大交流过后,我们便前往了西北师范大学进行访学。西北师范大学同样是一所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名校。接待我们的是杨天豪老师,杨老师非常热情,在交流活动之前,他先带领我们参观了一下校园,有了杨老师的引导,我们经过了西北师范大学的一些有名建筑物,如田家炳大楼、图书馆、博物馆等等。在交流活动中,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都参加了此次活动,我们就两校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但让我觉得收获最大的便是与他们在校研究生、博士生的交流,大家就学习上的心得、困惑以及成功进行了交流,让我了解到了他们的学习模式及科研情况,虽然不得不承认我和他们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也让我认识到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以前只是一味的窝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书学习,却不曾抬头观察别人的进度与方法,致使自己眼界被限,缺乏开放性。为此,如果以后还有这样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会努力把握。
我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自己的不足有勇于承认,并努力改进,此次兰大与西北师范大学之行,让我见识到了名校的风采,也正视到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克服陋习,努力钻研,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藏在博物馆内的“丝路文化”
我觉得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始终绕不过的是“博物馆”,因为在博物馆里保藏、陈列陈列着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座城市原本的面貌及成长过程。若是我们愿意花时间去仔细研究博物馆,那么我们会发现它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代表人类文明的实物,还在向我们传递着某种文化观念。为更好地了解甘肃文化,特别是“丝路文化”,我们选择了能够展现“甘肃文化”的甘肃博物馆。甘肃博物馆因为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使得甘肃被列为全国文物大省。特别是其中关于“丝路文化”的展示,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丝绸之路”以及甘肃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一进入“丝路文化”展示厅,似乎就能听到阵阵驼铃声,有种恍若梦中的错觉,因为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古人留存下来的精湛的彩陶艺术,如甘肃的马家窑彩陶,马家窑彩陶是彩陶艺术的巅峰,它的花纹是似椭圆而非椭圆的尖形纹;还有而与马家窑彩陶相对应的半山彩陶,它的花纹是水波纹。看到它们,真的会忍不住惊叹古人的智慧与精巧。馆内不仅展现了彩陶的成品,还为我们再现了我们古人做陶的工艺流程。除了彩陶,还有制作精美的丝绸、铜佛教造像、金器、银器、青花瓷以及铜制的群马及仪仗队。说到马,我觉得不得不提便是本馆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它是东汉的铜奔马,汉代开拓疆域,通西域,设河西四郡,马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铜奔马的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与“马踏飞燕”同时出土的,还有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它们气势庞大、威武雄壮,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汉代的军事实力。此外,汉代社会盛行车马冥器随葬,视马为财富的象征。
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使得东西文化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与交融,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历史文化财产与瑰宝,而这些瑰宝又谱写着令国人感到骄傲的丝绸文明、华夏文明。此次甘肃博物馆之行,不仅增强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增长了见识,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加深了对“丝路文化”的了解与理解。
访学偶拾
在为期七天的访学活动中,不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同学之间,彼此的距离都拉近了。每当同学们看到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会向老师请教,特别是当我们在“甘肃博物馆”时,面对那些出土的文物而缺乏相关的了解时,老师这时就会充当讲解员的角色,给我们细致的讲解。当有些同学遇到生活中的一些小困难时,大家都会共同想办法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我意识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老师能为我们指导方向,让我们少做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团队精神对一个团队的重要性。此外,这次访学活动,在兰大的校园内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校园内,让我感慨良多,也让我见识到了不一样的校园文化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日常任务就是研究学问,而研究学术最忌讳的就是闭门造车。从前的自己,就是一味地埋头苦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通过此次访学活动,我认识到学术交流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跟踪学术的前沿,还可以让我们借鉴别人的方法或者思路,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学习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的过程中,应当享受整个过程,并且要有问题意识,学会汲取别人的思想营养,努力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
寻找敦煌 追梦远方
2018级中国古代文学 焦姗姗
一个团队,两个城市,六位老师,十八名学生,在一串数字的陪伴下,我们的兰州—敦煌之旅如期而至!
梦想的原地
“这太难了,这么重大的任务我们可能还不行!”“时间太紧了,我们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随机性太大了,万无一失可能有些难度!”,这些抱怨和不自信都是出自我们这一行人之口,第一次组织大型活动的我们充满了忐忑和不安,一切的未知都是大家不敢摸索的黑暗。
作为班长,我比其他同学更早的接触到了这次的活动,也更加全面的参与了整个活动。从前期准备到结束,我们虽然遇到了许多的坎坷,但也都一一解决克服,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力量这么强大;才知道,原来每一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
刚刚从孙老师口中知道我们这次的行程时,我是既兴奋又紧张。从小到大,我还没有和同学们一起拥有过这样的长途旅行,以前向往期待的画面就要实现了,内心的兴奋自然是难以言表的。可又是忐忑不安的,这样的大型活动我能安排好吗?同学们能接受我的方案吗?老师能相信我们吗?活动还没有开始,我的顾虑就产生了一大堆,似乎寸步难行。但当我们真正开始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们是这么的幸运,原来祖辈口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也没有骗人。非常感谢班级里的十八位同学对我的信任;也很感谢那七位和我一起在前期奋战的七位小伙伴,因为有了大家的精心准备,我们的活动才能有条不紊的展开;最要感谢的还是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如果没有他们做坚强的后盾,没有他们的无条件支持,我们的前期准备都是纸上谈兵,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才能走进在兰州的各大高校,探索神奇的雅丹地貌,一起揭开莫高窟的神秘面纱!
我们的准备工作可谓是事无巨细,从出行时间到乘坐车次,从住宿酒店到吃饭地点,每一条线路的到达时间,每一个需要换乘的公交车,以及其他需要考虑到的意外全部都要提前规划。这一次的旅行真正教会我们,原来每一个表面看似顺利简单的活动,都离不开背后许多人的默默付出!当然,能够全程参与这一次的活动组织及开展也让我收益良多。一个活动的组织者不仅要自己能够肯吃苦,肯有奉献精神,还要和团队的小伙伴相互协作,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从而能够带动整个团队,促进活动的高效展开。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组织者能够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想想到底如何人安排流程,虽然在这其中,自己的个人利益会受到受损,但集体利益的损失却降到了最小。这样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积累的个人经验,同时也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进一步认识,为以后挑战更加困难的工作树立了信心。
兰州,不只有拉面
想到兰州,嘴边紧接着就会冒出牛肉拉面,似乎在大家的固定思维中,兰州就是一座有着拉面的西北城市,但是这次的研学活动却让我对兰州有了新的认识。
兰州,虽然地处相对偏僻的西北地区,但他却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3个县,总面积1310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21.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75.36万人,城镇人口304.15万人,城镇化率81.03%。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兰州城市建设早已摆脱了我们脑海中的落后形象,兰州人民热情豪放,兰州的美食也是让人垂涎欲滴,烤羊肉、鸡蛋醪糟、馕饼都是我们吃了还想吃的美食。当然,兰州的高校也是具有十分强大的教师团队和教学实力的,兰州大学作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行列,他的实力自是不用说,西北师范大学也是紧追其后,培养了许多的优秀学子。
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这些优秀的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但也是我不敢想的,在这次活动之前,我根本不可能会想到自己能有幸和这些优秀高校的教授、研究生促膝长淡,听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向他们寻求应对焦虑和浮躁的解决之道。这次的研学之旅把我不敢想的事都变成了真真切切的现实,甚至收获了自己预期之外的宝贵财富。在这次的访学过程中,两所高校的老师同学们耐心的向我们介绍各自学院的教学经验和学习心得,同时还向我们介绍了自己院校的考博要求。仔细听下来,我深刻的认识到原来无论学校再好,学生再优秀,都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无论自己的学业规划有多么的长远,打下扎实的基础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稳定牢固的“地基”,才能承载起万丈的高楼大厦。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人云“取其上者得其中取其中者得其下”。我们在个人的学习过程中,就应该树立有一个相对较高的目标,然后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当然,在定制目标的时候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千万不能眼高手定。接下来就要有一个计划书,将自己的前进过程不断地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可以具体操作的实践之中。在落实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影响因素来阻挠计划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自己不断去探索一些可以缓解的方法。比如在西北师范大学,当我们向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长学姐请教“如何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倦怠感”,他们就向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如可以换个思路来进行,如果A方向的书本让你烦躁时,不如去看看B方向的书籍,这样不仅能够活跃大脑,还能够提抗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目标的实现。
总之,这次的兰州让我在学习方法上受益颇多,虽然不能够走进两所高校教授们的课堂,但能够听听每天被优秀教师耳濡目染的学子们的经验也是十分宝贵的。
莫高窟后的神秘面纱
如果说对于兰州的固守思想是牛肉拉面,那么对于敦煌的联想就一定是莫高窟壁画,甚至具体到“飞天”,其实并非如此。在敦煌,我们一起欣赏了鸣沙山月牙泉的日出,饱览了莫高窟的精美壁画,体验了“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塞外风情,了解了丝绸之路上闪亮“明珠”的悠久历史!
你见过早晨六点的敦煌吗?你看过从沙漠中升起的红日吗?你见过晚上八九点还阳光明媚的城市吗?我有,我们有,我们在敦煌一起见证了这一幅幅美丽的景象。在面对大自然的各种壮观美景时,我们才意识到语言的苍白与无力。从兰州到敦煌需要八个多小时的车程,本来大家都以为会是一段无聊乏味的漫漫之旅,但现实却让我们迅速“打脸”,面对一望无际的高山草原,遍山漫野的牦牛,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色彩明丽的油菜花地,我们只能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感叹,却想不出词语去赞美眼前的美景。一声声感叹传入了老师们的耳中,他们笑着说:“好歹都是研究生了,难道就想不出什么优美的诗句吗”?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至今只局限于课本书籍,而没有真正去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所以面对眼前的美景时,才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痛苦。
这段行程最让人震撼的就是莫高窟之行了,我们提前半个月就预定好了门票,又提前观看了莫高窟的相关纪录片,一直就期待能够揭开莫高窟的神秘秘面纱,当我们最终抵达莫高窟时也更加兴奋,原来一切的等待都不会白费。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起欣赏了八个窟,一边了解佛教文化,一边区别魏晋时期与初唐诗的绘画工艺及特点的不同,知道原来“飞天”只是莫高窟壁画中的一小部分,莫高窟还有更多的宝贵财富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莫高窟的震撼让我们意犹未尽,鸣沙山月牙泉的神奇景象更是让我们感叹连连。自古至今,沙漠给人的印象就是干枯、荒凉,但谁能想到,鸣沙山内却有一汪月牙形状的泉水,一座绿洲城市就与她紧紧相连。泉水、城市、沙漠,这三个看似奇怪甚至对立的景象就这样安适自然地伫立在敦煌这座城市!
生活有太多的可能,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拘泥于脚下的一亩三分地永远都不会进步,不如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去向优秀的伙伴学习进步的方法,去探索未知的自然世界。课本中无法学习到的知识,伙伴会告诉你;脑海中无法想象的画面,大自然会告诉你;自己的无限潜能,你自己会告诉自己!感谢学校老师让我们有了这样一次独特的研学之旅,这不仅增加了我们与各个优秀学校接触的机会,还让我们领略到了神奇的自然景观,更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集体,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都必定有很大的帮助!
兰州——敦煌丝路访学
2018级中国古代文学 李金瑶
在学校的政策支持下,2019年7月11日我们出发了,从宝鸡到兰州,从兰州再到敦煌,一直到7月17日,我们全体18级研究生师生历时7天的丝路访学圆满地画上了句号。这段时间我们去到了西北两所优秀的院校,聆听了那里的老师和学长们的学术报告,了解了一带一路的文化,和他们的学术建设;去到了仰慕已久的敦煌,在博物馆里见到了佛像和壁画,了解了不一样的艺术辉煌。我们在访学的旅途中不仅收获了知识,增进了感情,还在壮阔的美景中得到灵魂的洗礼。我们乘着飞速的动车一路追着太阳走,路过黄色的油菜花花海,路过布满牛群羊群的草原,路过神秘巍峨的雪山,看到过戈壁滩上的风车和彩虹,壮美的风景、年轻的灵魂以及神秘的文化在这场访学之旅中碰撞出灿烂的火花,这确实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旅程。
一、兰州访学
7月11日下午我们到了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的郭茂全老师介绍了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学院的研究生建设和管理工作。在会议上兰州大学的彭岚嘉教授作了“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学术报告。彭教授讲到丝绸之路就是一片一片绿洲连起来的,从长安到欧洲这条充满荆棘的路线,从历史发展过程来说是时断时续的,但丝绸之路不仅对当时来说意义重大,对现在来说更是有关中国梦的关键战略。当时这条路是交流物品的中国向外传递丝绸,沿线国家传进来了新的物品食物等;其次物品的流动笔谈会带来人的流通,人的流通则带来了精神层面的交流,这样一来我们的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之路,更是社会、文化、精神之路。现在我们国家在2016年开始倡导建设“一带一路”,这个战略对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中国梦的一大战略之一,丝绸之路成功代表着我国和霸权主义博弈的胜利。丝绸之路文化指向就是协和万邦、合作共赢,丝绸之路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十字路口。之后在同学的询问下老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兰州大学的博士考试流程,还提到了博士考试中的申请制。兰州大学,西北唯一一所211高校,作为我们丝路访学的起点,使我们了解到丝绸之路的政治目的及文化交流。
7月12日,我们到达了第二站,西北师范大学。在西北师范大学的交流会议上,首先有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及学术活动,西北师大里有长达一个月的“读书月”,还有暑期学术训练营,以及与台湾一些大学共同举办的“两岸六校”高峰论坛。接着有三位优秀的博士生向我们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三位博士是不同的研究方向,其中一位学长提到我们在学习或者发文章的时候,可以针对一些时事热点发表出自己新颖的观点,这可能是在传统学术道途里能最快建立起我们信心的小方法;此外一位古典文献的学长提到,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的同学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先记下来,然后用一种“札记式读书法”寻名家指导,摸索治学大家的思路,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读书中,要特别注意基础文献工作,这是我们迅速进入某一领域前线的有效途径。访学的第二站,主要是读书心得和学术研究方面的交流,西北师大的学长向我们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一定程度上对我们有榜样的激励作用。
这次的兰州高校的访学使我认识到,与我们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人交流学习非常有必要,跳出了我们小小的圈子,我们会看到更大的世界,了解到比我们更优秀的同学,他们的优秀事迹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努力向他们靠近。
二、敦煌实地调查
如果说西北二校的访学使我们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交流,那么敦煌之旅就是我们与艺术与古人的跨时空对话。虽然在列车上度过了8个小时,但我们丝毫不觉的疲倦和无聊,和可爱的同学们在一起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老师有时候也会加入到我们的聊天之中,大家谈天说地,一路上也遇到了不少从未见过的风景。
当我们在学校听到要去敦煌的时候都非常激动,在敦煌的这三天我见到了壁画、沙漠和风蚀地貌,敦煌作为第三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去敦煌之前我们想象过那里的样子,到了之后才发现人的思维真的是太有限了。我们想象不出敦煌壁画的精美,想象不出荒漠中的狂沙,想象不出戈壁的荒凉,只有到了这个地方我们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些描述它们的诗句和词汇是多么贴切,以往只是些意义符号的东西,在真实的环境下它们变成了最有温度和感情的东西。
在敦煌我们去了敦煌博物馆,去全面了解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我们了解到,这座沙漠里的绿洲,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当时有各国货物在这里流通。敦煌此名之义为“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广开西域所以得此盛名,如今21世纪对丝绸之路的重新建设也有广开“西域”之意,如果能建设好这条经济带,在国际贸易上我们就能够摆脱霸权主义国家对海峡路段的限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发展还能开拓新的国际政治局面。敦煌博物馆一共有五个展厅,五个展厅展现了从两汉到清代敦煌的发展历史,上千的文物都诉说了敦煌历史的繁盛与沧桑。其中令我影响深刻的是按一比一仿制的壁画和佛像,在灯光的照耀下,它们显的神秘而又诱人,流光溢彩让人不舍得移开眼睛。虽然与此相关的还有各个时代建造的铜制佛像,这也是我们同学最喜欢的一部分,大家纷纷聚到陈列柜前面认真观察这些精致的佛像,我们发现虽然有些佛像的名字相同,但在不同的时代建造的身型各异,由此可见每个时代艺术审美的不同。我们还在博物馆里见到了传说中的镇墓兽,这是古代墓葬的风俗,有时候光看书上对镇墓兽的描写不太能想象到它的样子,博物馆里有一只完好的镇墓兽并还原了它被挖掘出的场景,虽然不如一人高但是非常的威风凛然,有一种不容侵犯的神圣之气,神秘而又威严。此外我们还见到了魏晋时期的一组花砖,花砖的内容色彩十分简单,都是一些普通的生活场景,有播种、乘车出行、还有晾衣服的场景,画中人物多用粗线条塑造姿势,也有很多留白,让人在千年之后看到这些画仍觉得和谐温馨。当天老师为我们预约了博物馆的讲解员,我们紧跟着讲解员的步伐,听她给我们讲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历史文物展室我们还看到了非常著名的“敦煌遗书”和藏文经,在学校在上文献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到了清末有关敦煌文献的历史史实,这些珍贵文献被相继而来的探险家带走,流落海外,给我们剩下的只是一些残片和空荡荡的藏经洞。现在我们听到一句话“敦煌在国内,但敦煌学却在海外”,可见文献的研究对我们的文化继承来说多么重要,尤其是对于研究古代的学科。最后我们从楼上下来经过一个展厅,里面是一位设计师根据敦煌壁画花纹所设计的物品,非常的精美。
三、思考
在去西北高校的访学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高校里的同学和老师的底气与自信,也很羡慕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一些平台。我想还有我没看到的,是这些高校中学生和老师们的努力。我们的基础相比他们肯定是不足的,而他们的治学态度却比我们更严谨。学校让我们出来见见其他高校的生活,看看不一样的历史文化名城,我想学校和老师们是本着开阔我们眼界的目的,希望我们能够看到不一样的远方,找到自我身上的不足,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丝路访学就是“行”。看到西北两个高校中同龄人或者博士生的学术成果,我也确实感受到了压力,新的学年,我想我会时常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争取在老师的带领下也能有底气、有自信的说出自己的成果。其次,在了解到敦煌历史文明和“敦煌文献”的遭遇,我在被美所震惊的时候同时也感觉痛心,我不得不思考现在我们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珍贵的宝藏在战乱年代不是被窃取了就是干脆烧光了,愤怒的民族开始憎恨自己的文化,文化的根在这么多年发展中掐断了,其他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比如日本在文化方面做得一直都很好,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如何塑造自己对外的文化面貌,而这样的塑造又会花费多少时间呢?我们青年人也应该思考这些出路,日本的浮世绘的艺术风格可以用于影视绘画现代的工艺创作中,我们何尝不能把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用于实际制作中呢?在敦煌的博物馆的设计家把元素设计到女性的配饰上,比如包、丝巾等,但是把它们的定位定在了小资,脱离了大众,受众变小,那出头之日遥遥无期。我想“一带一路”的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也必然会带动东亚等伊斯兰文化与我们的交流,由此我们青年人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会显得更加重要!
丝绸之路,西部之行
201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 王雨晴
如果说东部的各个文化景区在消费模式的运营之下变得更加商业化的话,那么西部的风景就显得尤为原始和震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伫立在天地之间,视野之内,有一种混沌初开的错觉,引起人遐想的同时,更陷入更深的思考。
兰州给人第一印象并不繁华,却有种西部城市独有的韵味。夜市里摆满了牛肉和羊肉,异域风情悄然出现,兰州拉面的劲道和残留的余香迥乎于我之前吃到过的所有赝品。晚上去中山桥的时候下起了小雨,行人散了不少,这样更有利于看风景吧。被成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上刻“三边利济”和“久曲安澜”。当初受到战火的影响损坏而后又补修,遮挡了由于历史的残酷带来的所有伤害。表面上的崭新带给人视觉上的赏心悦目外,又有多少人在拍照之余思考它经历过的沧桑?历史的洪流犹如它桥下滚滚流淌的黄河水,浩浩荡荡、义无反顾地向前奔去。其实很多事情都一样,过去了就逝去,而聪明的人总是会剖开表面,发现隐藏在其中的潜流和暗影。
西北师范大学和兰州大学是西部地区有标示性的两所大学,能来到这里学习的青年必是经历过十年寒窗的艰辛和自己满腔热血的浇灌。在学习交流中也发现自己的短板,天空的浩瀚绝不是井底之蛙就可以看到的,而展翅翱翔就要付出代价和汗水,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兰州大学的交流会上,教授也讲解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况。这条起于西汉都城长安,延伸至洛阳,使东方和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道路,大放异彩的同时,也使中国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参观甘肃博物馆最大的感受是丝绸之路在这里留下的印记。绸之路文明展位于二楼,是甘肃省博物馆的核心展览,最为著名的马踏飞燕铜奔马像便展示在这里,这尊铜像的造型现在是中国旅游的标志,铜像只有一足着地却能站稳,展示了古代铸造的高超技艺,马踏飞燕也是整馆的镇馆之宝。著名驿使图画砖也在这里,上面画着的驿使图现在已经是中国邮政行业的标志。除了这两个国宝外馆内有古丝路上的众多珍贵文物,其中有中原文化的器物,有西域甚至欧洲文明在古代时途径丝绸之路到达这里留下的珍宝,还有伊斯兰教在古代中国留下的文化,独具特色。在有些区域通过沙盘等方式复原了古代西域诸国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十分具有少数民族风情,让人大开眼界。
继续向敦煌西行,一路上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远处的雪山与嫩绿的草地形成鲜明的对比之感,像同时看到事物的两级,矛盾的对立统一。七月已是盛夏的初始,但窗外却出现大片的油菜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组成一副瑰丽和谐的画卷,美好的风景总是令人欣喜的。随后出现大片的风车发电,阳光从云层里倾斜而下,梦幻里的世界也不过如此。手机里存下来的视频在后来的翻阅中总感觉少了什么东西,可能最美的风景始终只存在人的眼睛里。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中心,也是大自然的宠儿。作为丝绸之路重要的驻足点,它给后人留下了众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航海业尚不发达的古代,远程的贸易主要是靠长途跋涉才能完成。而丝绸之路便正是这样一条漫长的跋涉之路。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的开通,给东西方的经商活动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使远程贸易变得异常活跃起来。运载货物主要靠骆驼、马四、毛驴、骤子等,其中尤以骆驼为主。在月牙泉景区我们看到的骆驼队伍大多成为游人游览沙漠的坐骑,但在古代的丝绸之路,它们承担着运载货物重要的作用。这种空前活跃的远程贸易,也为丝绸之路沿线的文明古国和城邦要镇带来了兴旺和繁荣。
东西方因丝绸之路的交流互鉴带来的深刻影响至今仍然在发挥激活文化发展的作用。其中敦煌艺术灿烂辉煌。敦煌博物馆分两汉敦煌的大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的继续发展、隋唐时期、吐蕃与五代及宋、元、明时期、和清代几个展馆,其中我对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比较感兴趣。魏晋南北朝是敦煌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其特点是出土文物十分丰富,通过出土花砖、将士兵器、生活用品反映这一时期繁荣的文化。这一时期出土的器物也很有特色,精美别致与研究价值溶于一身的镇墓罐,多姿多彩的鸡首灶,古代边关将士使用的铜弩机,反映古代现实生活状况的陶仓,华丽的丝绸都把人们带入风情万种的十六国时期。
阳关和玉门关使“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诗成为真切的存在。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名扬中外,情系古今。在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途中窗外的戈壁和沙漠使这里更增添一番与世隔绝之感。两者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
有些文化古迹,之所以天下皆知,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功不可没。阳关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曾经繁华过。但是据说因为大水和黄沙,这里慢慢被淹没覆盖。昔日的阳关,现在只剩下一座汉代烽燧遗址。它孤零零地立在墩墩山上,遥望着过往的繁华落尽。然而广阔的戈壁沙漠,蓝色澄澈的天空,舒卷自如的白云,也自有一种苍凉而宁静的美。处在此景,仿佛连自己也穿越到这段历史中。
“丝绸之路”沿线生活的民众是“丝绸之路”的主人, 他们不仅开辟了“丝绸之路”, 守护着“丝绸之路”, 而且“丝绸之路”商贸交易关系的对象就是生活在沿线的居民, 他们也是“丝绸之路”上活跃的商旅, 是是“丝绸之路”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更为重要的是, 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较为紧密的交往关系, 他们围绕“丝绸之路”构建的文化共同特质成为生活共同体连接的纽带与基础。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交易的道路, 而且是一条文化交流的道路。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多元文化在这条道路上碰撞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走过的道路被认为联结亚欧大陆的东西方文明形成发展的交汇之路。“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的接受、融合与拒斥形成的共同性, 推动了“丝绸之路”沿线民族间的互相理解和彼此欣赏。
各种文明在这座城市相遇。辉煌的丝路文明持续千年,受益于平等共享的相处之道。它一再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大小,无论强弱,无论制度、文化有多大的差异,都只有平等相待.才能实现良性的互动和交流,物质和文化成果也在交流中才能够实现共享。行试想当年长安城内,摩肩擦踵熙熙攘攘的人群,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打扮不同习惯不同、信仰不同,却可围聚一起,其歌共舞。唐代的敦煌壁画上,时髦的长安人穿着开领衣衫,食用西域传来的新颖食物.使用金银器玻璃器,听着胡乐歌舞,好一派祥和繁华景象。千多年后的中国,继承“丝路精神”,提出了一带路的偶议,同时提出共商其建共享”的价值追求和利益原则。各国只有秉承平等共享的基本理念,才能推动各国文化共同繁荣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和平和睦应当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和平和睦是丝路繁盛的前提,也是丝路文化交流的结果。民族不同制度各异、文化有别,交流,就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与吸纳、社会就安定,人民就安居,商贾就乐业。丝绸之路带来的这种交流互鉴使亚洲似乎变小了,接着世界才能变小,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深入人心。
没有自尊就没有自我,没有自信就没有底气。自尊不是妄自尊大,自信不是傲慢无礼。只有自尊才有坚守,才不会妄自菲薄;只有自信才有坚定,才不会放弃追求。丝绸之路交流的历史表明,各国各民族的自尊自信是平等共享的基础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尊重所有文化和文明,吸纳所有优秀文化元素和文明成果;同时,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自尊自信的气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丝路文化交流惠及了全世界文明数千年。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是丝路历史的延续和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深化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的应有之义。两千多年丝绸之路沿浅的国家民族交往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必将创造出比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更加璀璨的文明成果,造福于全人类。
人类的文明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书写,在这过程中,更是包含着各种文化的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一次来自西北的召唤
——兰州、敦煌访学心得
201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 吴梦桃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去一个新的地方,一是陌生地方的风土人情文化对自己的见闻提高,二是自己身体在战胜困难时所体会的感悟,三就是碰到一群有趣的灵魂给我的感悟。本次兰州、敦煌访学七天六夜,体验之美,故事之多,分享几许感悟。
怀着一种对历史的尊崇与敬畏,七月上旬,河西之地,一行学生,乘列车从宝鸡出发,开启了这一次的研学之旅。一路向西,先到兰州,再去敦煌。西域绝景,一眼千年,遥看祁连山,穿越嘉峪关,静听敦煌,匈奴肥地,大汉气象,应有尽有,让人应接不暇;尤其,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的学术交流,内容颇为丰富,让我们的身心都受到洗礼,更加坚定了我们前进的信心。
在兰州,学院老师带领我们一行人拜访了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走在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校园里,能感受到校园环境及设施营造出的学习氛围很浓厚,一墙一角落都能让人学到知识,让我深感小而精。在两所大学里,我们得到了学院领导的热情接待。同时,两个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并积极提出问题来大家在一起探讨。此次探讨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参观校园、了解办学理念及文化建设,座谈交流,校史展现,德育工作,校风校级的开展等。丰富的交流探讨使我们学习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提高了我们学习的效率,扩展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他们学校的教师和办学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大校风采。
经过两天在兰州的学习,我们对大敦煌、河西走廊和西域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初步有了一个大西北的印象。于是,长途跋涉向敦煌。
在去敦煌的列车上,我们充满了兴奋。七八月的卓尔山下,盛开了海一样的油菜花、风吹着草原上吃草的牛羊,远处的雪山屹立在我们眼前,遮掩历史中马蹄扬起的微尘。一路艰难跋涉,因为一份确定,我们来到了中国西部的敦煌古城,这是一个充满着悠久历史,极具传奇的地方。一路上的草原、戈壁、荒漠带给我们视觉的盛宴和心灵的震撼。荒漠里的植物根茎都特别的长,就像好多从困境奋斗出来的人,你看到了他的光辉,却不知他私下做了超越普通人多少倍的的默默奋斗努力而得来。西部的辽阔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在沙漠中行走时,头顶那西北火辣的烈日,远方沙天连成了一条线,而我独自行走在天地之间,一路荒无人烟。 站在千年前的古墙前,脑海中浮现着一幅幅影像:艰难前行的西域开拓英雄张骞、金戈铁马的霍去病、受命西行的官员、求取真经的玄奘,还有那些艰苦修建这些城门关楼、绵延婉转汉长城的民工们。他们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英雄,是今天我们这个国家的根基。
季羡林先生是这样表述的:“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纪录片《河西走廊》描述:“西方净土变——在巨型水池的中央,阿弥陀佛坐于莲花宝座上,周围拥绕着的众多菩正在悉心聆听,化生童子游戏其中,空中乐器不鼓自鸣,地下舞伎翩跹。”
博物馆,是我们行程的亮点之一。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丝绸之路文物精粹,“马踏飞燕”的铜奔马是镇馆之宝。《马踏飞燕》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的一座东汉墓中出土。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作习性,奔马正昂首嘶鸣,举足腾跃,一只蹄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身上。《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敦煌博物馆是展示丝绸之路和莫高窟文化,现藏文物达4000多件。关于敦煌的历史,这还得走进敦煌博物馆,沿着丝绸之路的足迹,追溯到两千五百多年前那金戈铁马的时代。张骞出使西域和汉武帝发动对匈奴人的战争,并最终把匈奴人赶出了河西走廊地区,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四个郡,即今天的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史称河西四郡。坚持十年而不辱使命的张骞,给我们心灵以强大的震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同学们的认知。敦煌保存的塑像和壁画真正的内涵是:从北魏开始的两千多年里对佛教的孜孜追求,是众多古代中原能工巧匠艺术展现的平台,是各个时期文化艺术现象的呈现空间。每个壁画的建成时代不同,艺术呈现也不一样,就连菩萨和佛像的造型都有差异。墙上的经变壁画和顶上的花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敦煌古城,是历史的,是宗教的,更是文化和艺术的。
行走在晚上的敦煌戈壁街道,看敦煌夜市,有些许寒意,仰望点点星空,遥看有灯光的黄沙,给人一种历史的苍凉感,来来往往的人流,把人拉回到现实生活中。
千年古城敦煌,闪耀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城市,亲历了千年丝路的兴盛与没落。古往今来,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精彩故事和诗篇。更重要的是,它还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遗迹,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各大著名古迹。
最熟悉又最陌生的丝绸之路,如果不曾亲自踏上这条道路,我将永远无法抵达真实的它。总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总有一些在写字楼里却永远遇不见的人。在这条跨越千年的丝绸之路上,留下过多少前人的足迹,发生过多少令人传颂的故事。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踏上这条古丝绸之路,行程1000多公里,欣赏那些千百年前的历史古迹,感受丝路文化遗产的永恒魅力。
兰州——敦煌之行
2018级中国古代文学 王箐箐
二零一九年七月十一日我们一行二十四人一路向西踏上了丝绸之路的兰州——敦煌路线,途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甘肃博物馆、敦煌博物馆等。
我们一行人首先参观并访问了西北两座名校,西北师范大学和兰州大学。七月十一日下午我院师生在兰州大学与其文学院师生在逸夫文科楼进行了座谈会,会议由副院长郭茂全教授主持,常雅琴教授播放了兰州大学文学院九十周年院庆宣传片“文苑英华”,向我们展示了其文学院渊源而深厚的发展历程,会议还特意邀请了彭家岚教授作“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化遗产”专题讲座,彭教授以丝绸之路的由来作为切入点,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多重含义,使我们更加了解丝绸之路,更加敬畏丝绸之路。七月十二日上午,我院文学考察团来到了西北师范大学。在座谈会上,徐琰教授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并就学术研究、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等展开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我院考察团研究生和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研究生就学术研讨、文学研读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两所名校的参观和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双方的学术和学习,更加增进了兄弟院校和学生之间的深厚友谊。
之后我們参观了敦煌博物馆,千年前的繁华——历史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你的面前,赞叹、震撼,然后就是感动。感动于它历经千年,把这样的美丽和震撼带到你的面前。这样的感情是很直接又很简单的。看到了敦煌壁画,不能不提“飞天”。飞天,虽然不是敦煌独有的艺术形象,但却是敦煌最美的艺术形象。婀娜多姿的“飞天”已经成为敦煌壁画中典型的形象。真正在莫高窟里见到飞天时,是令人震惊的。“她使佛教说法的场面,在暗淡中有了色彩,在严肃中有了活泼,在静止中有了运动,在无声中有了音乐。”敦煌最早的飞天,即第 249 窟西魏时代的飞天,就是富有阳刚之气的男飞天,其双臂、双腿奋力大张,跳向空中,身披的长巾高高扬起表现了舞姿的雄健。后来飞天逐渐地演变为女性,又变为轻盈舞蹈的女性。第 303 窟隋代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已经是女性,她的长裙飘拂上扬,似乎是刚从天宫徐徐下降。“她”丰肌秀骨,身体修长,衣饰华美,花纹繁复,在天宫流云中穿行,衣服和飘带轻盈而舒展地围绕在身旁,天空中的流云和作为底色的花朵,也无不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神奇意境。人人都爱飞天,是因为无人能忽视她的美丽。1900年,时逢初夏,窟里发现了一座藏经洞,洞里是五万余件存放千年之久的珍贵文物。8年后,看守洞窟的王道士目送法国人离开,他们带走了六千多件文物。如今的洞窟时只剩下墙皮有些脱落的壁画和神色悲悯的佛陀。
在甘肃博物馆里见到了古丝绸的全部路线,丝路上的重要关隘——两关。两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部的汉长城线上。汉武帝元时期,由酒泉郡分置敦煌郡,设立重要关隘,即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西关”。四郡为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两关为玉门关和阳关。敦煌郡下辖六县,其中一县叫龙勒,两关均为龙勒境内军事重镇,都是都尉治所,设兵驻守。玉门关和阳关之间有长城连接,阳关以南也有城墙,还有烽燧多处,两关虎踞长城。当时,与西域以及西亚各国交往频繁,北行出玉门关,南行出阳关;它们一北一南,控扼丝绸之路从敦煌以西分岔的两条要道,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从东到西大体分三个段落:从长安出发,经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到玉门关、阳关,为丝绸之路东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到帕米尔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地区,为丝绸之路中段;由此以西,到印度、西到欧洲为丝绸之路西段。敦煌是这条长七千余公里丝绸之路东段的终点,又是中段的起点。玉门关和阳关就在这“终点” 和“起点”上,是西出西域、东进中原的必经关口。如果关闭了“两关”,就等于断绝了古丝绸之路。
玉门关和阳关历经2000多年,诸多历史人物将其视为情感寄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些千古绝唱,至今为人们所传颂。西汉时期,今阳关镇渥洼池一带还是一片沼泽地,由阳关西去沿白龙堆南缘可抵楼兰。阳关凭水为隘,据传当险,古人以山南为阳,阳关因位于玉门关以南而得名,故称“阳关”,“前阳关而后玉门,制伊西而通漠北”。两座关隘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商旅和货物往来的集散地。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中原的茶叶和丝绸由此进入西域,西域的玉石由此输入中原,此关隘也因此得名“玉门关”。那时,这里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也有传说,古时商队路过小方盘 城西面经常迷路,一只孤雁多次将商队带出迷途,并示意领队老板在小方盘城上镶一块夜光墨绿玉,商队前行有了目标,终于不再迷路,小方盘城从此更名为“玉门关”。阳关与玉门关是中国连接西域的门户,共同托起了丝绸之路的辉煌。车驶入时满眼都是荒漠,厚厚的黄沙,黄土斑驳的荒丘,它们见证了那些逝去的岁月。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阳关为都尉治所,魏晋时期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之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阳关和玉门关合成为“两关遗址”,列为敦煌八景之一。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处,而今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在山南面,是一片无际的沙滩,沙丘纵横,有一道道沙梁,沙梁之间是砾石平地,当地人称为“古董滩”。在古董滩沙丘之间的砾石平地上散布着许多古代的钱币、兵器、陶片等物品。所以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的说法。
而对于玉门关遗址历来说法不一。唐宋时期的一些古籍如《括地志》、《元和郡县志》均认为在唐寿昌县西北118里。敦煌遗书《沙州图经》、《沙州城土镜》、《寿昌县地镜》等认为在唐寿昌县北160里。许多学者依据敦煌西北80公里的小方盘城所出的“玉门都尉”等汉简认为该城即汉玉门关。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瓜洲晋昌城以北五十余里的葫芦河上置有玉门关,在《隋书·西突厥转》和《元和郡县志》亦记载玉门关在瓜洲晋昌县境。据此可知,隋唐时期玉门关关址在敦煌以东的瓜洲晋昌县境内,位于汉玉门关东约二百四十里处,正处于交通枢纽地位,东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洲,西北与伊洲相邻,傍山带水,地势险要。唐代诗人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愉……”形象第描绘了玉门关的重要地位。而到了五代宋初,玉门关址又有了变化。敦煌遗书《西天路竟》载:“灵州西行二十日至甘州,是汗王。又西行五日至肃州。又西行一日至玉门关。”一日行程一般在百里之内,表明此时的玉门关已东移至酒泉城西不出百里之地,当今位于嘉峪关内。宋人曾公亮《武经总要》中对玉门关的记载与此大致吻合。可见,五代宋初的玉门关位于肃州城西七十至一百里之处。自从宋仁宗景祐三年西夏占领河西走廊之后,玉门关就销声匿迹了。而今玉门关废墟遗址,一般以小方盘城遗址统称。这是一座破旧的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茫茫沙海中的砂岩岗上。
西行之路,是一条灿烂光明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是连接古代东西方沿线诸国各族的纽带,是架设彼此的金桥。同时,它也是魅力无穷的艺术走廊。它凝聚了先民杰出的创造智慧,突显了各民族间鲜明的特色与个性,是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和丰碑。丝绸之路上有两关人民的艰辛、汗水、斗争和智慧,而这块土地上又有友好使者的足迹和撒下的种子,两关的名字自然和丝绸之路紧紧连在一起,引世人瞩目。如今丝绸之路依然辉煌。这些悠远的印记历经千年,而今与我们相见。
2019暑期研学的日与夜
2018级比较文学 未伟
7月11日早7:00,我们一行人带着满腔喜悦暂时离开学校,开始了师生同行同游的2019年暑期研学之行。
研学之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甘肃省会兰州。在兰州的两天时间中,我们拜访了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并受到了友校老师和同学的热情接待。7月11日下午,我们师生一行人来到了兰州大学。徜徉在兰州大学的校园中,我看到了枝繁叶茂的百年树木,也感受到了兰大辛勤树人的不懈奋斗,更体会到了兰大百年校史的含蓄厚重。虽暑假已至,但校园中仍随处可见步履匆匆的同学,他们热情,他们蓬勃,他们向上,以至于我也备受感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兰州大学文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在兰州大学文学院郭茂全副院长的热情介绍下,我们得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兰大文学院。作为国内较早的中文学科之一,文学院秉承了浓厚的人文学术传统,在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下,形成了稳重求实、锐意进取的良好学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英才。从首任院长张曦教授,到现任院长李利芳教授,兰大文学院在无数优秀学人的共同努力下创造辉煌,终成名院。交流期间,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彭岚嘉教授作了名为“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讲座,彭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以“丝绸之路”的发展来由作为切入点,并阐释了其所拥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使我们对“丝绸之路”的珍贵性与影响力有了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理解。在与兰大文学院短短的相会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其浓厚的学习氛围更加激励了我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决心。就像兰大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所说的一样,兰大与时代同发展,与民族共命运,至今已走过百年。一代代先贤和兰大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守在祖国的西部,这种精神十分值得我学习。恰逢兰大110周年校庆纪念,我祝兰大一定会有更辉煌、更夺目的数百年!
7月12日上午,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兰州的另一所高校——西北师范大学进行研学交流,这里也是我校很多优秀教师的母校,他们就是在这里开始自己的科研之路。一踏进西北师范大学的校门,我就被遍布校园的树木植物所吸引,这一定是一所沉厚古朴,蕴蓄深厚的学校,否则那一棵棵的大树怎么我一人还环抱不住呢!绿植在阳光的照耀下将树影投向路边,投向车窗,也投向我们的心间,行走在这样如画的校园中,仿佛身心都得到了放松。来到西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许琰教授、杜志强教授、杨天豪老师以及文学院部分硕士、博士生在读的各位同学与我们进行了学术交流。许琰教授的亲切与优雅,杜志强老师的沉稳与博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交流的过程中,友校的博士与硕士学长在学习上也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与昂扬,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思考的深度都值得我学习。
在甘肃省博物馆,我看到了以各个主题命名布置的展馆,正是由于他们精心设置的展馆,才让我更好,更全面的了解了甘肃省的历史,也让我对这个之前未曾到达的土地更增添了一份情感。“甘肃彩陶展”展厅的展品让我知道了甘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彩陶最为发达的地区;“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展厅让我知道了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变的气候以及复杂的环境,无不揭示了其地质历史时期的沧桑巨变以及形态各异的生物群落物竞天天择后的进化与灭绝。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馆内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这个展厅的陈列,我了解了兰州在“丝绸之路”中所占据的重要历史地位,也对“丝绸之路”的深远影响更加了解。在兰州短短几天的时间,我看到了与家乡,与宝鸡不同的风景,观览了名校的校园环境,品尝到了美食,真是不虚此行!
甘肃行的最后一站,我们去到了河西走廊的最西段,丝绸之路节点城市——敦煌。行途中在列车上的时光总有些许枯燥,但坐在兰州——敦煌的动车上,我却丝毫未觉疲累。车内,有同学和老师在打牌缓解坐车的无聊,时而传入我耳畔的说笑声是对师生情谊的生动注解;车外,绿绿的草原与雪山相连,高高的雪山与碧空相连,再加上点点黑白的牛羊,使我觉得恍若画中。我乘着高速移动的动车在画中飞驰而过,雨过天晴后出现的美丽彩虹是画中的另一笔。
到达敦煌时已是晚上将近九点,可是出站后的我们却发现依然可以看到夕阳,心中真是非常惊喜。大大的“敦煌”二字摆在出站口的上方,与夕阳交相辉映,仿佛预示着我们的敦煌之行也会是非常的精彩。最直接快速了解一个地域的地方就是博物馆,走进敦煌博物馆的一刻就已经让我感到了浓浓的西北风情,一条洞窟般的黄泥甬道把我们一直送进大厅。右手一副楹联把我直接引到一个宏伟鼎盛又神秘莫测的境界,上联:到敦煌知敦大煌盛,下联:谒莫高觉莫测高深。在汉语中,“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的汉语原意就是“宏伟鼎盛”之意。敦煌博物馆占地面积虽不大,但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行走其间,仿佛真的在历史长河里漫步。从一序厅到五个展厅,从第一展厅两汉敦煌的大发展,到第二展厅魏晋南北朝敦煌的继续发展,再到第三展厅隋唐时期敦煌的繁盛,第四展厅吐蕃与五代及宋、元、明时期,最后第五展厅清代对敦煌的开发,感觉上一气呵成,非常连贯,观赏体验极佳。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中国特色魅力城市,这两个字,不知包含多少历史记忆,至今仍熠熠生辉;这两个字,不知使得多少人魂牵梦萦,向往无限;这两个字,也为我们的甘肃行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短短的2019暑期研学之行,让我看到更多,也体会了更多。研学的带队老师中有给我讲过课的比较熟悉的老师,也有在学校只是一面之缘不太熟悉的老师,但是我却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悉心关照和爱护。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仿佛又听到了总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孙新峰老师在催促我们走快点不要掉队,又看到了李剑清老师在烈日下举起相机为我们拍摄留念照片,还看到了李亚妮老师、赵玲老师与我们唠家常的画面,以及总走在队伍最后面沉稳的魏强老师清点人数的认真模样。2019暑期研学之行,路途奔波劳累,但能够看到更多,学到更多的欣喜之情早已冲散了这种疲累。非常感谢文传院给我们2018级硕士研究生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与老师一起研学,那晚闪耀在敦煌无人区天空的星星也在我心中继续发光,照亮我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访学报告
2018级中国古代文学 刘亚旭
2019年7月11日至7月17日,我作为宝鸡文理学院2018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的一份子,参与了为期一周的“丝路之行”系列学术考察与访学交流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丝绸之路”上重镇的风采,也接触到了位于“丝绸之路”重镇——兰州的高等学府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联系了起来,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为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交通合作,因此丝绸之路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以现代交通设施与服务为基础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经济纽带,对促进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就是作为一个醒目的文化符号,见证着当代中国的繁荣昌盛。位于这样重要的文化名城——兰州的高等学府,如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深受这种文化氛围的浸润,其师生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质实醇厚的学术风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努力学习的榜样。
作为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我尤其重点关注了兰州大学的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研究所。兰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研究所有着悠久且优良的学术传统,近百年来,国内许多著名学者长期在兰州大学文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的教学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就我个人而言,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舜徽先生。在读本科时,我就读过张先生的《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和《四库提要叙讲疏》,对古典文献生发了进一步的兴趣。张先生在兰州大学任教时每日三点便起床读书的刻苦自励的精神更是给了我很大的激励。这次有机会亲身来到张先生读书任教的学校,亲身感受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委实受益匪浅。以张舜徽先生为代表的一系列兰州大学学者的一系列著述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在前辈学人教育和熏陶下,形成了他们既科学求实谨严细密又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传统。近年来,伴随着学校萃英人才计划的实施,从兄弟院校吸收引进的优秀的博士生,挟新锐之气,带八面来风,为相关研究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注重从大文化的视野,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逐步形成了以地域文化、家族文化、文艺思潮文学流派研究等特色文化研究为突破口的研究特色。这些都是在与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师生的交流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的。
西北师范大学也先后有着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在中文系和文学院任教,几代人辛勤耕耘,老中青薪火相传,形成了稳健求实、锐意进取的学术传统,将学院建成了独树一帜的“陇上毓苑”。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高举师范教育大旗,紧密结合区域文化特点,秉持学院“国学基础、人文情怀、文化创新、价值引领”的办学理念,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成为了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一流学科。就我个人而言,相比于兰州大学,对西北师范大学的感受更为切身。我个人十分敬重的先生姚军教授,就是西北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博士。先生精深博大的文献功底与对学生循循善诱、认真负责的态度,正是西北师范大学学风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在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与他们师生的交流、访学活动还是优化“读万卷书”的一种方式,那么对敦煌的考察正是对“行万里路”的生动诠释。在敦煌,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并实地考察了敦煌著名的“佛国圣地”——莫高窟。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上的一座重镇。它在西汉时便是“河西四郡”之一,是沟通东西方文明路线上的关键一环。“敦,大也。煌,盛也”,从敦煌的得名也可想见它当年的繁华。公元366年,乐僔和尚云游至此地,见佛光现于山头,认为是佛法灵验之兆,于是便在当地三危山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而后历经千年的岁月,从十六国晚期的北凉直到蒙元时期,洞窟一个接一个地被开凿,大量精美的壁画与雕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达到了492个洞窟之多,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石窟艺术链条。因此,莫高窟便成了敦煌的一个标志,敦煌也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研究文学、宗教、建筑、绘画、历史任何一个领域,莫高窟都能为学者提供生动而丰富的资料。我的导师刘林魁教授正是研究宗教文学的学者,故而在参观过程中,除却个人的兴趣因素外,更有一种亲切的意味在其中。
林魁师主要研究成果之一是“唐代三教论衡及其文学影响”,而“三教并举”政策正是在武周时期被重点推行的。这次敦煌考察,我亲眼见到了武周时期开凿的第96窟的“北大像”,它被置于九层楼阁的保护之下,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像。“北大像”始建于武周延载二年(695),是一尊弥勒佛像。“弥勒”,意为“慈氏”,是继承释迦摩尼佛的未来佛。武则天为了给自己称帝寻找到精神层面上的有力支撑并得到百姓的支持,从而冲破当时“牝鸡司晨”观念的阻碍,于是想到了利用宗教的武器。她选定的“助手”就是弥勒佛。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与和尚法明伪造《大云经》,称“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当代李唐,入主天下”,一代女皇因此心花怒放,于是诏令全国各州都要建造大云寺。敦煌第96窟的“北大像”的修建正是为了响应这道诏令,它是敦煌大云寺修建的配套产物。这座大佛高达35.5米,体型丰满,体现了唐代以丰润为美的时代审美特征。同时大佛眉目清秀疏朗,带有一定的女性特征。大佛右手作施无畏印,意为解除众生的一切痛苦;左手作与愿印,意为满足众生的愿望。高大雄伟的佛体与双手法印一起,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雄大气魄和美好愿望。可以说,这尊巨大的佛像既是佛法无边、佛光普照的宗教强大力量的体现,也是武则天武周王朝心胸万里、气吞山河的政治抱负的反映。当敦煌的落日如同佛光一般洒落在大佛周围时,我们骄傲地看到,这尊大佛超越了单纯的宗教学意义,完美的融入了那个时代,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盛世的写照。亲自实地的考察可以获得文献资料之外的意想不到的发现,也可以更好地印证阅读过的文献资料,还可以获得看图片所不能体会到的心理上的震撼,十分有意义。
通过在洞窟间的参观可以发现,世俗向往着佛国,佛国走进了世俗。虽然有不少洞窟的彩塑佛像损毁比较严重,也有一部分经历了后世的重修,但基本上还是较为忠实的反映了历代造像不同的艺术特点。按照时代先后参观数个代表性的洞窟,仿佛一幅历史的画卷直观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它清楚而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了佛国的变迁与沧桑。与彩塑佛像同样珍贵、内容同样值得仔细欣赏的还有精美的壁画,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有相当数量的壁画更是具有故事性,趣味盎然。敦煌莫高窟以它完美的艺术表现力完成了一次世俗与佛国的交汇。敦煌莫高窟雕塑与壁画的内容丰富多样、博大精深,无怪乎敦煌学能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浓厚的研究兴趣。
总之,这次访学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我的收获却是巨大的。在访学过程中,我看到了兰州大学与西北师范大学师生的务本质实、厚积薄发的学风,这是我应当学习的。同时,漫步在这两所高校的校园中,这种宁静而厚重的气氛让我感到了一种契合,更为坚定了我考取博士的决心。我一定要努力奋进,和拖延、懒惰等负面因素说再见,争取在2021年一次考取心仪学校的博士,在更高一层的平台继续自己的求学生涯。另外,敦煌不仅是艺术的宝库,更是所有中国古代文化爱好者的圣地。通过这次考察,我亲自感受到了跨越千年的文化的脉搏,在生动的实物面前印证了书本上的知识,真切地感受到了“行万里路”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古代文学的研究生(将来也许会是博士生),应当更多的接触祖国的大好河山,开阔自己的眼界,不能延续以前“家——学校”两点一线的惯性生活模式。
这次访学活动很有意义,让我受益匪浅。
行在丝路
2018级中国古代文学 刘璐
兰州初印象
——江头枫接河滩柳,从此春风度玉关
“兰州,总是在清晨出走。
兰州,夜晚温暖的醉酒。
兰州,淌不完的黄河水向东流。
兰州,路的尽头是海的入口。”
——低苦艾《兰州 兰州》
当年“董小姐”流行开来的时候,一支兰州似乎成了所有人对青葱岁月有所纪念的感慨,更或者是对那逝去爱情的追忆仪式。其实,“一支兰州”只是个引子。它引出“董小姐”的故乡,那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古丝绸之路的重镇、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的所在、30多个少数民族汇集的地方……西北明珠的兰州,才是故事的重点。
抵达兰州,扑面的是与其他城市无二的街景但又与其他城市明显区别的苍黄颜色,顾不上旅途的劳顿,取而代之的都是对未知旅途的兴奋。出门标牌、楼房和音乐极具年代感。好几年老人在倒着行走,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当地独有的健身方式。最开始的担心逐渐被证实,出来后耳边充斥着听不懂的方言。但景色还是颇为别致的。山在左,楼房在右,别有一番风味。几束阳光透过云层照射进来,显得却又有几分神圣。
兰州人性格粗犷豪放,喜食酸辣,然而,唯见一碗“兰州糟肉”端至面前时,便从心底里迸发出温柔来。这热腾腾红艳艳里,藏着的便是人间至味……“兰州糟肉”的做法是要经烤、煮、切、蒸而成,而这一系列过程,便像极了人生。经烤而初经世事、经煮而知挫折、切片懂得规则、而蒸则是成熟的坦然。我们喜欢用滋味形容生活,用味道来记忆。这一碗喷香的“兰州糟肉”便唤醒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盼和憧憬。香甜的牛奶鸡蛋醪糟,独具风味的有奴思烤肉,筋道爽口的安泊尔拉面,都足以代表兰州的粗犷与细腻。宋冬野在唱“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的现实,董小姐的爱情也终于无疾而终,而这才是我们要面对的生活的本身。
兰州也是个不土气的,有着现代化模样的,风格混合的城市,张掖路是我从小最向往的地方——这里有我最向往的麻辣粉、烤肉串、关东煮还有水果醪糟,我倒很愿意自己是个局外人,不参与到其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在慢慢变老……人生中总要有值得铭记和热爱的时刻。
另外,我们还特地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是甘肃省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甘肃省博物馆已经成为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先后被评选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内,集中展示了420余件系统反映古丝绸之路的文物,包括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铜奔马及仪仗队、汉唐丝织品、佛教造像、金银器、唐三彩、元青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在“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厅内,以地球生命演化史为主线,陈列展出了大量甘肃境内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包括地球厅、海洋动物厅、恐龙厅,黄河古象厅四个分展厅。分别介绍了地球与生命进化和地质时期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发现的各类古生物化石,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相关知识。此外还有彩陶厅等。
感受了西北大学的厚重与西北师大的底蕴,见识了博士学长学姐的学识与英姿,欣赏了白塔山夜晚璀璨的灯光和大桥,参观了黄河母亲的壮阔,淋了兰州的雨,坐过兰州的草坪,唯一的遗憾就是行程紧凑,还没来得及跟乡邻街坊坐下攀谈,听他们讲讲一座房子的历史,或者兰州拉面制作的精髓。这一趟行程,使我对名校以及博士生活的向往也日益浓烈,我想,经历此行,我的目标也会愈加清晰。希望下一次,再来兰州,脚步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兰州的味道,需要慢慢品~
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世人听闻“敦煌”,则大多源于其造型各异的佛像的声名远播。
提起敦煌,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无人区的庄严肃穆、飞天的裙带翩翩、泉水的沉静清透以及大漠的萧瑟无垠。尘封在历史中的敦煌,被称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和“艺术与信仰的精神绿洲”。除此之外,因三毛而名声大噪的“爱情圣地”、奇幻诡谲的雅丹、历来存在于诗歌中的历史遗迹、敦煌城中香甜的瓜果以及一排排如神话传说般的胡杨林,都是吸引世界各地旅人行者前往朝拜的理由。
7月13日11点58分,我们准时踏上从兰州发往敦煌的仅有两辆、每日两趟的动车之一,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在动车上度过将近9个小时的时光。在人类的所有活动渐渐精确到秒的当代社会,将近9个小时的动车车程无疑是一段不短的距离,这一路,我们从车窗内欣赏到了青海纯洁巍峨的雪山、祁门金灿灿烂漫无比的油菜花海,还偶遇了成群的牦牛、马群和羊群,最幸运的是,难得一遇的双层彩虹也被我们赶上了!据同车的一位敦煌本地小哥说,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在这里看到彩虹呢。我们欣喜吵闹的尖叫与赞叹终于带起了一整节车厢的狂欢。间而杂之的,有脑筋急转弯、成语接龙、智力竞赛等各式活动,甚至还碰巧解救了一只被困在座椅下不知多久的巴西龟!尽管大家在车厢内的活动空间有限,却并无疲惫太甚之感。这趟不足9小时的旅程,却注定会成为我们日后回想起来记忆最深的风景之一。
比起人人称道的爱情圣地,我更偏爱那漫山遍野的金灿灿、软绵绵的沙子,倘若没了这些沙子,便不会有人们心中的敦煌壮阔的形象;倘若没了这些沙子,即使泉水再清澈,传说也不免平淡许多。我陷在那些沙子如水的清凉温柔里……上山颇费了不少气力,然而下山却快意至极。尽兴之处,我索性脱鞋去袜,以脚作桨,画着“八”字飞奔向下,真真是“上山半小时,下山五分钟”~;在敦煌,庄严的佛像与满墙绚丽的壁画,无一不让人震撼赞叹。我们跟着讲解员安静前行,室内空间有限,一队人进便要先等一队人出。可在跨越千年拨开重重尘埃来与我们相见的佛面前,无一人喧哗吵闹,包括孩童,甚至连呼吸都是矜持的……在这些参观者的情绪里,有虔诚,有惊叹,有庆幸,有惋惜,然而我相信,对于佛来说,都是一样的。他们就在那里,或立或坐,用历经千年却依然祥和的眼神望着你,那眼神里有山,有云,有湖,有海,却唯独没有波澜。在他们身后,有王朝的兴衰家族的荣辱人世的变迁,凡人珍惜的追悔的哀恸的,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在第三天,我们勇敢异常,跟着一位人称“老马”的向导一气走遍了敦煌古城。漠上的风凶猛粗犷,携沙带石,直扑面门;漠上的太阳狠毒剽悍,烧天灼地,烫得人直跳脚。他们气势汹汹,直逼得我们要丢伞卸帽,正面迎敌,然而我们偏是不依,我们非要裹紧口罩拉紧帽子,伞太过娇嫩,在这里是不顶用的。帽子倘若保护不力,在这里也是岌岌可危的。比如那顶被风抢入“西海舰队”的红帽子,此时此刻是否还是在那一列列雄伟壮观的“舰队”内兜兜转转呢?
敦煌之行,以参观敦煌博物馆告终。敦煌市博物馆负责全市境内文物的征集、宣传、管理、调查、维修等工作,是一个融文物保护、研究、征集、收藏、陈列展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拥有标准文物库房和文物展厅,展出文物1000余件。敦煌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整体布局分一序厅和五个展厅,第一展厅两汉敦煌的大发展,第二展厅魏晋南北朝敦煌的继续发展,第三展厅隋唐时期敦煌的繁盛,第四展厅吐蕃与五代及宋、元、明时期,第五展厅清代对敦煌的开发。一序厅、五展厅,大厅式与贯通式相结合,采取大场面、全景式,细节上求精,形式上求活。使展柜、文物、灯光、色彩与整个空间统一和谐,搭配恰当,为主题服务。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作为历史文化的瑰宝长廊,敦煌博物馆可谓丰富非凡,在这里,我们有幸见到了许多未曾见过的珍品文物。参观最后,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浅。
写在最后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短短七日的旅程,再回宝鸡,看着扑入眼帘的绿水青山和熟悉的街道店铺,满心的亲切熟稔,满脑子的恍如隔世。
有人喜欢宅在沙发驰骋网上世界,有人喜欢走出家门混迹市井,有人喜欢背上行囊造访远方,但这又有什么区别呢?无论是街巷是市井还是远方,只要喜欢,那份珍重的心情不正是无价的吗?!张晓风有一篇散文提到了“孤意与深情”,这苍茫辽阔的大西北又何尝不似一个不乏孤意又饱含深情的人呢?他仿佛一个怀抱胡琴背对喧嚣的老者,身躯孤独地矗立在中国的西端,任凭风吹沙打而岿然不动;然而他的深情,又使得他可以理解容纳任何一种生命的形式,从而使自己更加丰富,壮阔。
我相信,即使时隔多年,我将记得并且回忆鲜活,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站在黑黢黢、静悄悄的无人区内,脚踩着大漠里孤独僵直的公路,背对着兴致勃勃寻找星座的友人们,四周是阒寂无声的旷野和沙砾,风从我耳边呼呼飞奔而过,有着席卷一切的热情和气势,然而我嫌它太过轻浮,只想藏在帽子里躲开它的拥抱。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透过那一群可爱的抬头望星星的人群,思绪早已飞到万年之外。我仿佛看到亿万年前的这里,身边有滑过的海鱼和轻柔摇摆的彩色珊瑚,鱼尾略过我的脸,轻柔柔黏腻腻;我仿佛看到无数气泡一拥而上,伸手轻轻一点,便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错落感;我仿佛看到一头巨大的鲸鱼拖着长长的鳍、听到它唱着悠远的歌,从我头顶飞过,姿态悠然……
丝路文化访学报告
2018级中国古代文学 杨静
明朝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有云:昔人评大年画,谓得胸中万卷书。更奇,又大年以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作为一名中文系的研究生,刻苦专研书本上的知识自然是分内之事。同时,我发自内心的感谢学校和院上能够给我这次机会参加兰州——敦煌丝路访学活动,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原人,西部地区只在我的印象里和手中的地图上存在着,我没有见过祁连山上的白雪皑皑,没有见过草原上成群的牛羊,也没有见过沙漠和戈壁,这一次的访学活动统统满足了我的幻象和期待。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访学,让我了解到西北名校在研究生教学方面的独到之处;奔赴敦煌的行程,让我领略到神圣的佛教艺术;提到敦煌的遗址,让我想到古人生活的那个时代,更加真切的感受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们的离别充满深情,悲凉又不失壮阔尽显其中;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博物馆,一个省的历史文化,更是属于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得以呈现,陶瓷的制作、演变与流传,佛教的传入、兴起与发展等等在这里一一得到展示。丝路访学,让我收获知识的同时不仅感叹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丝绸之路(陆上),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但为何在河西走廊上没有“丝门”而有“玉门”?早在文献记述丝绸之路之前2000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线路已经开通,但它不是为出口丝绸,而是为进口和田玉。“丝绸之路”名称是德国学者的“发明”。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丝绸之路贯穿东西,是东西方运输的枢纽,也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各国通商交流的重要道路,并且其从古至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于中西方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既推进了东方文明向西方的传播,也使我国接受了更多来自西方的文化知识。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有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而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敦煌,是我们此次访学的重点之一。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提到敦煌,使我情不自禁的想到在这里与佛教传播的相关圣地千佛洞。它位于“丝绸之路”东、西两道的总汇处,西来的“丝绸之路”北道经玉门关进入敦煌,南道经阳关进入敦煌后,再经敦煌进入河西走廊和中原地区。由于敦煌地理位置的独特及便捷的交通等优越条件,这里吸引和集汇了大批有识之士与学子,带来了敦煌文化兴旺发达的空前景观。同时又借助于“丝绸之路”两道使东、西文化在敦煌进行交流与传播。中亚、西域的佛教徒、商人、学者、僧侣等各阶层人士通过丝路不断地进入敦煌,也带来了他们的学识和信仰。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特殊修行地——石窟寺院自然应运而生。据记载,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明、清约1600余年,各代都曾有开凿与修缮。仅窟群南区就有492个窟龛,为莫高窟精华所在。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据统计,各代造像2400余尊,壁画45000平方米,如果按壁画自身高度相互连接,长度可达30公里,堪称世界上最伟大、最辉煌和最富美丽的艺术长廊。
佛教是古印度释迦牟尼于公元前五六世纪创立的宗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汉传、南传、藏传三大佛教体系。汉传佛教,主要是指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这支佛教,其肇始于汉代,最初被当作神仙方术之类。东晋十六国以来佛教经某些帝王的大力推崇,在中国扎根、发芽并日益兴盛,最终汇入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莫高窟佛像的开创人为乐尊和尚,相传一天黄昏,乐尊西游来到敦煌与鸣沙山相交接的三危山下。忽见鸣沙山峰顶金光万道,好像千万个佛。他认为这是圣地,就募人在鸣沙山东麓岩壁上开凿了莫高窟,后来的1000多年里,各朝各代的人便相继在此开凿洞窟。在众多佛窟之中,位于第十六窟之中的第十七窟有着它自身独特的价值所在。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道士王圆箓雇用敦煌贫士杨果在清理第16窟时,发现墙壁后面有一个密室,洞内满是各种佛教经卷等文物,总数量约5万余件。还原当时发现藏经洞的情形,整个过程在王道士墓志中是这样写道的:“以流水疏通三层洞沙,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惊为奇观,问者传为神物。此光绪廿五年五月廿五日事也。”而对于藏经洞里面的样貌,,在谢稚柳《敦煌石室记》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述,虽然是来自于敦煌民间的传说,但不失为比较真实可靠的描写:“王道士夜半与杨某击破壁,则内有一门,高不足一人,泥块封塞。更发泥块,则为一小洞,约丈余大,有白布包等无数,充塞其中,装置极整齐,每一白布包裹经十卷。复有佛帧绣像等则平铺于白布包之下。”然而,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藏经洞在发现之初,由于国人意识不到这些文物的价值所在,致使许多珍贵且最为有价值的文物先后被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等外国人拿去,造成文物的大量流失。
经后来研究表明,堆满窟内的数万件历代珍贵文物中,有反映历史、地理、文学、宗教及科技等方面的论著;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地契、卖身契、户籍册和记账单等;还有藏、西夏、于阗、龟兹、回鹘等文字书写的经文写本和大量的佛教绘画与刺绣。敦煌藏经洞绢画以及各种文物的大量流失,始终是国人百年来挥之不去的心病,但文化的发掘与传播、借鉴与融合有其偶然性,更有其的必然性。它的开启,对于整个敦煌文化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以及世界各种文明智慧的交流和提升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1、绘画研究方面。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为绘画文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中国绘画史来看,藏经洞的绢画作品大多创作于中国绘画史的前段 (公元3世纪至10世纪) ,这一时期正是现存于世的绘画作品相对较少的一段时期。所以,藏经洞的发现弥补了中国绘画史上唐代卷轴画真迹的稀缺,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2、敦煌学诞生方面。藏经洞文物出土激发了中、外学者极大的研究热情,很快就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问——敦煌学。敦煌学从诞生至今,不过短短百年,但已发展成包括敦煌考古、敦煌文学、敦煌文化、敦煌宗教、敦煌史地、敦煌文献、敦煌语言文字、敦煌古代科技、敦煌学理论、敦煌文物科学保护等12个下属学科在其中的庞大国际显学。敦煌学的研究对象虽不仅仅是藏经洞所发现的绢画文物,但这些文物的大量出世,无疑对敦煌学的诞生起了促进作用。3、文化交流方面。藏经洞的发现在中、西方之间筑起一座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方面沟通与互补的新通道。敦煌学的研究对象不仅限于中国的汉民族,还涉及我国不少古代民族,如羌族、匈奴、龟兹、突厥、吐蕃、回鹘等,还有印度、波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日本、朝鲜等临国,具有极大的国际意义。藏经洞的发现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出现带给了我们惊喜,与此同时更多的是文物流失后沉重的伤痛与思考。我们对王圆箓的贪财愚昧和国外的骗掠行为深恶痛绝,同时也庆幸被斯坦因等人盗往国外的藏经洞文物受到的良好保存,使我们能够间接地对这份祖国珍贵遗产进行了解和研究。敦煌文化作为我国古代文化中一个极为难得的地区文化的生动典型,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此次访学不仅让我领略到敦煌的艺术魅力,更让我了解到丝路文化的价值所在,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浅谈敦煌访学及其语言学价值
2018级汉语言文字学 王静
2019年7月11日-17日,我们文传院2018级研究生一起到达甘肃兰州及其敦煌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学。在这一旅途中,我们见识到了西北师范大学与兰州大学的学习氛围和学术研究方法,在博物馆学习历史与文化知识,在敦煌莫高窟看佛窟壁画。其中敦煌博物馆藏的历史文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引我进一步探索语言学的奥秘。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中国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之地,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的辉煌,也是佛教艺术的殿堂。在敦煌莫高窟中出土的文献,不仅有着极其丰富的文献价值,而且对古代西北地区方言研究有着重要的文献参考意义。近年来,敦煌文献中语言资料的研究已经成为一大热点,尤其是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特别注重对沿线语言文化的研究。将敦煌文献作为突破口,对沿线语言建设及其古时西北方言研究及其便利。
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文献中,绝大多数为写本,抄撰者受其方言的影响,往往在传抄过程中,夹杂着当时当地的方音,这样就在作品中留下大量的方言印记。有资料显示,在1997以前产生的762本敦煌语言学论著中,谈论方言的论著有46本,这说明敦煌文献中的方言研究还不是很充分,还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敦煌文献中保留着许多方言语音的资料,如:《切韵》残卷、唐代长孙讷言注《切韵》、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孙愐《切韵》及其多种五代韵书、陆德明《经典释文》一部分和隋朝释道骞《楚辞音》、《文选音》;俗文学中的韵文包括俗诗、曲子词、变文、俗讲、押座文、解坐文、俗赋等,这些都为研究当时方音提供重要的理据。
上述《切韵》的增补文献所处的年代都为唐朝,莫高窟发现大量五代写本的曲子词,及其唐五代民间曲词,都是研究唐五代时期方言的重要资料。当时西北方言的状况,可从这些文献中找到痕迹。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方言更是如此,这些敦煌文献的出土也有利于进行西北方言的古今对比和演变趋势的研究。
一、西北地区语言文化状况
记载在文献中的书面语言,带有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烙印,也见证了当时的文明发展,还是一定时期当地风俗文化的反映。“敦煌”一词就体现着西北地区的语言文化,是一定时期人们智慧的结晶。这一词语的来历一直众说纷纭。《汉书·地理志》中注释“敦煌”二字的意义“敦,大也。煌,盛也”,认为敦煌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元和郡县图志》中解释“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认为此地对于广开西域有重要作用,所以名之为敦煌。可见,地名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
据考察,《说文解字》中“敦”指“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从攴享聲”。“煌”,“煇也。从火皇聲。胡光切”。《汉语大字典》中“敦”还有姓氏的意思,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献文帝时期七分国人,以次弟豆真析为丘敦氏,领所属国人。丘敦氏,在史籍《庾子山集》中称为丘乃敦氏,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时期推行汉化政策,多改为丘氏,亦有取汉字单姓“敦”为姓氏者,称敦氏。关于“煌”的记载:《玉篇》“光明也。”《诗·陈风》“东门之杨,明星煌煌。”《前汉·息夫躬传》“乌孙两昆弥弱,卑爰疐强盛居彊煌之地。《注》是其国所都地名。”可见“敦煌”一词的意思是原本敦姓氏的先人在地处甘肃省最西端之地安营扎寨,为使以后子孙繁衍胜多,香火可以源源不断,此地可以发展繁荣盛大,故而取名为“敦煌”,以求当地可以发展昌盛。
另外,在当地还有很多以“敦”为声符组成的“墩”作为地名的情况。比如:于家墩、王家墩、杨家墩、窦家墩、湾腰墩、八棱墩、岳家墩、下新墩、大墩湾、大墩梁等。据《说文解字》记载,“墩,从土敦声,指平地有堆。”经过考察,凡是从属“敦”声的字,如下:
蹾:猛地往下放,着地很重。
镦:冲压金属板,使其改变形状。
礅:厚而粗重的整块石头。
燉:事物煮烂。
潡:大水。
撴:重重地往下放。
橔:枯。
憞:怨也。
獤:貂皮;犬。
㬿:月光。
犜:古书上说的一种牛
从这些同源字来看,都有[+大或厚重,达到某种程度]的语义特征,这表明“墩”代表着土多的含义,这也与敦煌当地的地理面貌有着密切的关系,印证了当地沙漠化,沙土堆成的雅丹地貌的特点。这足以见得当地以“墩”命名地名这一语言文化现象。就像东北以“屯”命名地点一样,甘肃敦煌地区的地名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作为一道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
二、唐五代西北方音状况
现代汉语的语音结构规律跟古代语音演变的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古代的语音系统有助于掌握语言演变至今的规律,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预测语音演变方向。古代的诗歌韵文中,押韵是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语音系统,从押韵的韵脚字可以看出端倪。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簾,玲珑望秋月。”这首诗中“袜”和“月”押韵,但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押韵的,而在山西晋城话中却押韵,这就可以看出当时李白所处的唐朝“袜”和“月”同属一个韵部,可以通押。如此可推,敦煌文献中关于《切韵》和俗文学的资料对研究当时西北地区的方音系统有重要的价值。
举例来看,敦煌出土的俗文学——变文中韵脚字就反映了当时西北地区方音韵母的某些特点。在《张议潮变文》“奉奏明王入紫微,便交西使诏书追,初霑圣泽愁肠散,不对天颜誓不归。龙沙西(裔)隔恩波,太保奉诏出京花(华),英才堂堂六尺貌,口如江海决县(悬)河。”中韵脚字是“波、花、河”。经查询,“波”属于果摄合口一等戈韵,“花”属于假摄合口二等麻韵,“河”属于果摄开口一等歌韵。由此初步推出歌韵、麻韵在唐五代时期应该同属于一个韵部,二者在文献中可以通押,如今的现代汉语分不同的韵部是汉语方言历时演变的缘故。
另外,在敦煌文献中有少数对音材料和音译残卷,如《开蒙要训》,可以看出唐五代时期西北地区方音在韵尾上的一些特点。《开蒙要训》是小学识字课本,用同音互注的方式注音,我们大致可以从对应错综的地方窥见一点当时方音的概况。注音方法,历来有很多种,将这些注音与现在方音相比照,我们可以找到古时西北地区启蒙时的语音状况。拿具体实例来看:
梯——听 芥——精 翳——暎 憩——庆 提——亭 髻——敬
例字左边是本字,右边是同音互注,在今天看来,左边是零韵尾,右边是鼻音韵尾,结合今天敦煌方言中无后鼻音韵尾的情况,这表明在唐五代时期西北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后鼻音韵尾脱落的情况。
综上来看,敦煌文献在考察地区方言语音状况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料,进行上推古音,下延今音的研究。而且敦煌文献中佛经占很大的比重,大部分都是研究汉藏语言的宝贵资料,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发展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是我们研究语音演变的可利用资源。
三、唐五代西北方言的词汇状况
在语言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词汇的发展会随着时代的更迭或新鲜事物的出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敦煌文献来看西北地区古时的词汇状况,进而便于词汇史的研究,方便词源的探求。蒋礼鸿先生的名著《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就是以敦煌变文词汇为研究对象,考察大量的俗语词,将敦煌文献中的词语与前世文献沟通起来,将这些词汇的源流考查清楚,对敦煌词语作出更好的解释,更好地体现了唐五代时期的语言面貌。对敦煌文献中词汇的研究要放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框架下,考察这些词汇的含义及其渊源要与前世文献结合,又要与现今语言结合,才能更好地看到词汇发展现状。
以敦煌文献的变文为例,大量的俗语词是当时西北地区的方言词汇。如《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其中“日头”俗语词在同时期的小说《野朝佥载》也有记载“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日头赫赤赤,地上丝氲氲。”这一词语在现在的安徽、河南、山西等地方言中还存在。这说明这一词语作为俗语词在唐五代时期使用于西北地区。再如具体的农业生产文献中,敦煌当地气候干旱,灌溉成为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品,在《沙洲敦煌县灌溉用水细则》中有这样的记载“每年浇伤苗,立夏前十五日行用,先从东河两支乡东为始,依次轮转向上。其东河百姓恒即诉云,麦苗始出小,未堪浇灌。”这其中的“行用”即“使用”,“轮转”即“轮流”,可能都是当时的方言词汇。
敦煌文献中反映了当时词汇发展的现状,深入了解文献中方言词汇的含义及其历史渊源,可以预见到方言词汇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可以考察到当时语言发展环境及其历史生产生活状况,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词汇发觉到当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
总之,敦煌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及其重要的文献资源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媒介,这对于一带一路语言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也有助于我们对唐五代时期敦煌当地语言状况有很好的的了解,也便于研究西北地区语言的历时演变。总之,敦煌文献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地研究。
梦西北
——兰州、敦煌访学心得
2018级现当代文学 魏籽琦
曾在年少轻狂时渴望孤身一人去广袤无垠的沙漠走一走,怀揣着这一梦想,我渴望踏上西行的旅途。终于在孙老师的带领下,2018年7月11日我与同学们向着目的地——兰州与敦煌出发。第一站我们就去了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郭茂全和彭岚嘉教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郭老师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兰州大学的发展情况、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招生情况、科研项目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的考博方式以及录取情况,还共同观看了兰州大学文学院为周年校庆自制的短视频。在彭岚嘉教授的讲座中,他围绕“丝绸之路”讲述了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在讲述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祖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也被兰州大学文学院深厚的人文气息所折服。第二日我们一行人来到西北师范大学,一步入校门,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所学校具有浓重的年代感,原来它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这里茂密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虽然是在炎热的夏日,却袭来阵阵凉意。这里的老师同学们都十分热情,在会议中,两个学校的老师们首先进行了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对方学校的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之后西北师范大学的博士学长学姐们进行了发言,他们作为我们的榜样,所提出的问题和见解都对于我们有十分重要的帮助。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学习,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热忱,值得我以及同学们深思并学习。在交流学习结束后,大家都更为期待明日的敦煌之旅。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历史上敦煌是中原通往西域甚至是欧洲的唯一道路,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古老文明的汇流地,也是西域民族集散的大舞台。这里充满了异域风情和古老的传说,那些沙漠中的故事等待着我去聆听,尤其是那飞天的壁画,使我深深地向往着。虽然我也旅行过很多次,但是真的到达莫高窟后我才意识到,没有一个地方像敦煌莫高窟一样,这是一个真正用心在让每一位参观者学习敦煌知识、认识敦煌文化的地方。来之前我就知道这里每天的游客是限定的,必须要在网上预约门票。当我到达售票点后,便跟随所有的游客去敦煌 数字中心看两部小电影来了解基本的敦煌文化,之后景区大巴才将我们送往莫高窟。旅途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烈日炎炎的八月亦是无法忍受的,但我知道前方有我梦寐以求的一切。当我走进尘封在荒漠中的莫高窟,看到墙上五彩斑斓却也斑斑驳驳的壁画,听讲解员为我们讲解窟内构造和壁画构成,聆听古老的神话传说时,我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勇敢和虔诚所折服。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游客们参观了八个窟,尽管不能一一看到,但也满足了我心中一睹壁画风姿的愿望。看着墙上有些已经残迹斑斑的壁画,那些人为损坏的痕迹亦是历史的足迹。驻足这里,原来我们距离历史如此之近,仿佛向前多走一步就会穿越到另一时空。古人对于宗教的信仰竟是如此的虔诚,而人类的力量又是如此的强大。在这一面石壁上,多少能工巧匠日日夜夜在此打磨描画。看着这几千年前的东西真切的在自己眼前栩栩如生,霎时间觉得人生真是沧海一粟。参观过后,景区内还有藏经洞博物馆、莫高窟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来提供给游客参观学习。既能最大范围的保护文物,又能够让参观者对莫高窟有一个更为系统全面的了解。记忆最深刻的一个展厅,讲述着一代代为莫高窟、为敦煌默默付出的奉献者的事迹,讲解员说不知莫高窟还能供给游人参观多少年,游客每进来一批对于壁画就是一次损害,听到这里我沉默了。如今的我们能够看到这伟大的世界性文化遗产一定离不开早期工作人员们的艰苦付出。
如果说在莫高窟是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让人知兴替的话,那么鸣沙山月牙泉则在荒漠中给了我想象的翅膀。月牙泉位于鸣沙山北麓,被鸣沙山所环抱,却不被流沙所掩,清澈见底,久旱不枯,山泉共存,沙水共生,仿佛世间不应该存在这样一处地方。想要爬上鸣沙山更不是一件容易事,凌晨五点我就已经到达山脚下。绵绵细沙,一望无际,走一步,退半步。为了在山顶欣赏那壮观的日出,我只好手脚并用奋力向上爬。沿途看到一队队的骆驼缓缓走过,驼铃声阵阵,与大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据说,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声响,清风吹拂时,又会发出丝竹管弦的幽咽声。看着这连绵起伏的鸣沙山,宛如一座座金山,像少女一样娴静,绸缎一样柔软。好不容易爬上鸣沙山的山顶,太阳仿佛是同我一起行进,我站在山顶的那一刻,太阳也完完全全的升起来了,金黄的光晕笼罩着整座沙山。我回首看着山下的月牙泉,她的美丽,就这样完完全全的呈现在我眼前。弯弯的月牙泉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呈一轮新月状,含着那一汪碧绿的清水,静静的沉睡在沙漠之中。泉水边围绕着一圈圈的水草和芦苇,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给她增 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泉水旁边还有人工修建的亭台楼阁,与月牙泉相映成趣。除却这最为知名的两个景点之外,阳关、玉门关以及雅丹魔鬼城虽然是小景点,但也是值得我亲身经历感受一番的。导游笑着告诉我很多游客说阳关就是个小土堆,玉门关是个大土堆,而雅丹魔鬼城是一堆土堆,我忍不住笑了。也许游客们的概括是有道理的,但我是文科生,心中对于历史遗迹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在去阳关的路上是一望无际的沙路,也会看到一些骆驼刺等植物点缀着沙路两旁,渺渺茫茫没有绿色植被,看起来更加苍凉。站在烽燧下,眼前仿佛出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来,它承载着太多的文化情怀。这里,是旅人们路过歇脚的暂居地,是异乡游子的怀乡寄托之地,是古代诗人们抒发离愁别绪的理想之地,更是无数后辈追寻逝去历史文化的记忆符号。而玉门关遗址更是看起来荒滩土堆一片,但在这历史遗迹之前,我却忍不住的心驰神往,怀古之情油然而生。曾经的玉门关商队络绎,使者往来,驼铃悠悠,人喊马嘶,一派繁荣景象。如果说阳关和玉门关是荒凉萧索的,那么雅丹魔鬼城就称得上是恐怖了。这里的白天艳阳高照,风和日丽。当落日一点一点在天边暗淡,戈壁滩上的那些奇形怪状的雅丹地貌就露出了它们狰狞的面目。他们好像大海中的无数战舰,又好像是海上的无数冰山,更像是一个个营盘。狂风呼啸,风沙侵袭,一片凄厉之声,鬼气森森。在拍照时我突然看到游客中有人的帽子被大风吹掉,被狂风裹挟着向“西海舰队”滚去,那人一路狂奔,越来越小,游人们都呼唤着让他回来。帽子最终还是没有捡回来,然而那人奔向西海舰队的一幕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那“西海舰队”一望无际,我当时真怕那人迷失在茫茫舰队之中再也回不来。丝绸之路上有很多奇迹的存在,敦煌这座城市就是一个最大的奇迹!敦煌的美,我想我也是写不出来的,其中历史的厚重感也是要真真切切的踏在那片土地上才感受的出来。当我的双脚踏上故乡的这片沃土,兰州、敦煌之行仿佛一场梦,那样渺茫......
赴兰州-敦煌丝路访学有感
2018级比较文学 赵亚丽
2019年7月暑假将要开展一场探寻丝绸之路的访学活动,以甘肃省兰州市、甘肃敦煌为主要考察地,进行大概一周的时间进行考察,第一站先去兰州,第二站去敦煌。
首先开启我们的兰州之路
7月11号早上,我们老师学生一行24人从宝鸡南站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中午到达兰州西站,到达酒店稍作休息后。下午我们前往兰州大学进行参观、访学活动。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亲切的接待我们一行人,首先参观了校园,图书馆等等;之后院长为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报告,为我们更好了解兰大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同时为学生解答了一些学习问题,为考博咨询提供详细解答。双方老师进行了热烈探讨,学术氛围融洽。会议结束后,双方互赠礼物,表示感谢。兰大之行使我们受益良多,让我们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第二天早上我们去了西北师范大学,受到热情的接待,文学院副院长,对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并热情为我们讲解,使我们感到了宾至如归。之后我们与他们的研究生、博士生相互探讨,双方交流问题,思想的碰撞,好不热烈。最后由双方老师进行总结,发表观点,针对优缺点,既有批评,也有鼓励,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大课,让我们感触良多,不虚此行。要认识到自己不足,更加努力学习。之后双方互换礼物,结束西北师大之行。
下午我们参观了兰州市博物馆,给我们带来震撼。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丝绸之路”甘肃段,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存使甘肃位于全国文物人省之列,甘肃省博物馆也因得天独厚的条件,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自建馆以来,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获得历史文物藏品八千余件,堪称精品的历史文物三千余件,国宝级文物、国家级文物等等;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都有丰富的收藏。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和车马阵、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仪礼简、早滩坡出土的医药简、泾川唐代大云寺的舍利金棺等等,都是蜚声海内外的文物珍宝。馆内收藏的黄河古象化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具古象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剑齿象骨架化石。还有目前发现的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合川马门溪龙古生物化石标本,闻名世界,影响巨大。馆藏之丰富,令人惊叹。博物馆的终极价值是传承文化,青年则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承载体,学生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正是让其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了解历史,博物馆必不可少,博物馆作为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现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与人和社会关系密切,伴随发展。当今社会,博物馆已成为人们扩大知识视野、满足审美享受、培养生活情趣的重要场所,也将在城市的文化建设与文明传承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博物馆之行使他们受益匪浅,收获很大。对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参加甘肃省博物馆,能够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甘肃及当地的生活环境和相关知识,更加喜欢甘肃。通过甘肃省博物馆让我们深深领略到了大西北的热情与奔放。感受到了当地风土民情,迷失在这美丽的大西北。
第三天大家稍作休息,缓解一下疲劳,就开启了敦煌之路,时间比较充裕,我们选择从酒店步行到兰州火车站,一方面磨炼大家的意志,一方面又能很好地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为期三天的兰州之路愉快结束,希望下一站敦煌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
第二站敦煌之路
7月13中午坐上去敦煌的车,经过八个小时的动车颠簸,,终于到达我们憧憬已久的敦煌,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由于路程较长,到达时间较晚,加之第二天行程较满,所以到达酒店之后,大家就快速的洗漱进行休息了,度过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
敦煌市不是很大,虽然有很多人,但是还是很安静、很干净,文化艺术氛围非常好。在敦煌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玉门关、河仓古城、敦煌古城以及著名的汉长城遗址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晚上的事候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利用手机等工具在荒漠中观察了无比灿烂的星空,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奥秘。不过还是要说魔鬼雅丹地质公园给我的震撼最为强烈。雅丹地貌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泊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沙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敦煌雅丹地貌占地面积最大,造型千奇百怪,巧夺天工。是最具有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进入雅丹,遇到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当地人们俗称雅丹为“魔鬼城”。在这里,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会使你心旷神恰,放飞思绪,浮想联翱,堪称敦煌的又一奇观,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无穷的天然杰作。在去雅丹车上的1个多小时,由于条件限制,时间的短暂很难看到日落,不过这样就已经足够,让我领略了一翻祖国的大好河山。在那里感受黄沙掠地、岁月蹉跎,使人忽然产生想要“轻袭长剑,侧马狂歌”的壮烈情怀。环顾四周,西风漫卷、游沙瑟瑟,野云万里、古城战道。蓝天戈壁广阔无际,见证了历史长河波涛滚滚,使我更感到“壮怀激烈”。站在历经几百年的土地上,想象着当时人们的劳作生活的场景,让人感叹时光已逝,时代变迁。也感谢先人的智慧,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让后代子孙收益;更要感谢祖国的强大,再创丝路辉煌,促进一带一路,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在敦煌的最后一天,我们去参观了敦煌博物馆,这里的博物馆与之前参观的都不一样,带有非常浓郁的西北民族的特色,怕我们看不懂蕴含的文化含义,孙老师特意帮我们请了一位讲解员为我们讲解。敦煌市博物馆位于敦煌市阳关东路,是以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地志性馆,敦煌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整体布局分一序厅和五个展厅。
第一展厅:两汉敦煌的大发展
两汉为敦煌历史的新纪元。又分为西汉、东汉两组。通过大量的图板,配合出土文物展示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繁盛。让观众尽情领略两汉时期丝绸贸易,商贾云集的壮观场景,深刻了解两汉时期敦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真实再现两汉时期敦煌人民波澜壮阔的生产、生活画面及佛教东渐的情况。
第二展厅: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的继续发展
魏晋南北朝是敦煌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其特点是出土文物十分丰富,通过出土花砖、将士兵器、生活用品反映这一时期繁荣的文化。这一时期出土的器物也很有特色,精美别致与研究价值溶于一身的镇墓罐,多姿多彩的鸡首灶,古代边关将士使用的铜弩机,反映古代现实生活状况的陶仓,华丽的丝绸都把人们带入风情万种的十六国时期。
第三展厅:隋唐时期敦煌的繁盛
隋唐五代是敦煌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社会生产、经济文化达到了顶峰。敦煌成为中西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出土的料珠、围棋、玉器、陶器、牵驼俑等珍贵文物充分说明敦煌唐代作为商阜重镇、国际市场、胡商云集的历史史实。五代是敦煌历史上特殊的一幕,经济文化与唐代一脉相承。吐蕃对敦煌的统治、张议潮归义军政权、西汉金山国、瓜沙曹氏政权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为敦煌中古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四展厅:吐蕃与五代及宋、元、明时期
重点向观众娓娓道来西夏的历史文化,整体展览体现西夏的风格,展示西夏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宋代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败,汉唐以来敦煌兴盛的经济文化开始走向衰落。元、明时,蒙元政府曾对敦煌进行有效的经营和管理,使敦煌这个通西域的门户再次畅通,敦煌的经济文化又曾繁荣过一个阶段。
第五展厅:清代对敦煌的开发
从川陕总督岳钟琪将甘肃五十六个州县移民建县起,运用文物和图片重点向观众展示清王朝开发敦煌的来龙去脉和藏经洞的发现,真实反映清代敦煌的社会面貌。重点介绍敦煌博物馆藏敦煌遗书,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抒发中华儿女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情怀,展现敦煌学的艺术魅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敦煌博物馆的参观给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物见一方情。通过前人遗留下的古迹,既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人生活习惯,社会状况,经济发展,又可以给后人遗留遗产,更能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使我们受益无穷,督促我们更加热爱了解历史,应该好好保护古迹,珍惜文物。
7月16下午三点我们坐车返回兰州,由于赶上放假时间,学生和广大市民出行人数较多,未买到当天返程的车票,只好在兰州借宿一晚,第二天7月17号一早返回宝鸡,一周的行程,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记号。这次考察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知识和阅历的积累,更是一次生命历程中的心灵感悟和启迪。同时由衷感谢各位老师为我们争取这次访学活动,更感谢老师在路途中对我们的照顾,也很感谢通同学们的关心和相互帮助,这次活动我将终身难忘。
赴兰州——敦煌丝路访学考察报告
2018级现当代文学 陈虹睿
2018年7月11日—7月17日,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全体2018级学硕和几位指导老师赴甘肃兰州和甘肃敦煌展开了为时一周的访学活动。本次访学活动来到了兰州大学文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进行了参观和学术交流,同时参观了兰州中山桥,正宁街,甘肃省博物馆,兰州中心;以及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玉门关,雅丹地貌魔鬼城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作为2018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硕的一份子,我有幸参与了这场访学活动,全程旅途非常愉快,并且受益匪浅。
还记得第一次来到兰州的时候是秋冬季节。凉爽的兰州比宝鸡早早步入深秋,略带寒气的时刻使我少了一些游玩的兴致,加之时间短暂,步履匆忙,上一次来到兰州并没有认认真真去逛过这所城市。今年七月盛夏,难得与院系里的老师同学们再次前往这里,第二次来到甘肃兰州,必然是与第一次有着截然不同的体验。虽然这时正是最热的盛夏时节,但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兰州依然保持怡人的凉爽温度,并没有陕西夏天的酷暑感,非常适宜出游,因此我们一行人在兰州度过了两天闲适愉快的旅行时光。
来到兰州后的第一站就是知名985高校兰州大学。来到校门口,扬出学校的访学旗帜,全体师生聚在一起拍了集体照——访学活动就算是正式拉开帷幕了。兰州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校区就位于主城区城关区,交通便利,乘坐地铁就可以到达。第一次来到兰州这所知名高校,虽然校区不大,但处处彰显出的人文主义情怀和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使我大开眼界。虽然7月中旬早已进入暑假阶段,但依旧有很多学生留在校园里继续学习和研究。或背着书包行色匆匆;或三两成群在树下展开激烈讨论;或独自捧着一本著作读得出神;或增强身体素质锻炼,在操场上挥洒汗水......从这寥寥几幕中就可窥见,学生们的这般热爱学习,热爱科研和热爱生活,着实给我内心以很大触动,深感自愧不如。参观和合照完毕后我们来到兰州大学文学院,文学院郭茂全副院长和彭岚嘉教授热情接待了我们。这次学习活动从文学院郭茂全副院长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发展状况、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招生情况、科研项目以及教育管理等,并就学院的考博方式、录取情况等开始,随后大家一起观看了兰州大学文学院为周年校庆自制的院系概括短视频,从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百年名校的辉煌成就和桃李天下。最后,兰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彭岚嘉教授为大家作了名为“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化遗产”讲座。通过讲述丝绸之路的发展由来,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古往今来丝路上的文化交流,既是对丝绸之路这一历史壮举的详细科普,也是对其的肯定和赞赏,让我们也深入其中,了解到祖国建设的丰功伟绩。
在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学习交流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三五成群,结伴来到了兰州市的著名夜市小吃街正宁路。这里的人头攒动和风情特色让人忍不住联想到西安的回民街,但独特的甘肃风情和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又与回民街不尽相同。酒足饭饱后夜幕降临,我们几人便相约前往不远处的著名景点中山桥,一览兰州市夜景。虽说下起了蒙蒙细雨,但中山桥依旧游客众多,有些人倚靠在桥边欣赏黄河美景,有些人成群结队拍下美好风光留念,细雨也阻挡不了大家欣赏优美风光的热情。夜晚时分中山桥早早就打开了桥上五彩斑斓的彩灯,红色,蓝色,黄色多种颜色相互变换,闪闪发光,将黄河和背后的白塔山公园照应得相得益彰。走上中山桥向下看,黄河波涛汹涌,卷起大浪怒号,一时间我竟有些恍惚,想起了小的时候乘坐轮船游览青岛的情景。那时站在甲板上欣赏海景,海水也是这般波澜壮阔,汹涌磅礴。黄河和大海虽然截然不同,但奔腾的流水却有点隐隐约约的共通之美。结束一天的旅途劳顿后返回酒店,欣赏手机里拍下的中山桥美景时我又想起家乡的汉江大桥,现在不也是像中山桥这般彩灯环绕,与横跨的汉江河交相辉映吗?作为偏南方的安康游子,每逢难得归家的时候都习惯了前往汉江河边去走走,与中山桥下黄河的汹涌磅礴截然不同,汉江作为长江的支流,它大多时候都是平静的,水流并不似黄河般湍急。夜色如水,汉江也静静流淌,只有大桥上映射下来的灯光辉映出江水的波光粼粼,与江边游玩休闲洗衣服的人们的喧闹相互衬托,也显得更为悠闲舒适了。黄河的气势浩大孕育出西北人民粗犷热情的性子,秦岭那段汉江河的温婉如玉反而养育出了柔情似水的安康人。如今的我早已远离家乡来到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生活,家乡的汉江和大桥,不知是否,这时也会如我思念它们一般,回忆起这个曾经在汉江河畔长大的游子?
第二天与西北师范大学的学习与交流后,我们再次受益匪浅。兰州之旅也暂时告一段落,我们一行人乘坐高铁前往神秘的敦煌城。虽然同属于甘肃省境内,敦煌市与兰州市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即便是乘坐高铁也需要八个小时才能到达——但正是由于如此遥远的距离,才能让我们一路上欣赏到多种姿色的沿途风光。沿着祁连山,一路风景从灰褐色大西北风光到鲜艳明媚,牛羊成群的草原风情,最后过渡到一望无际的荒凉戈壁滩,沿线还有幸看到一道一闪而过的彩虹,这一路的风光变换让大家都忍不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即使还身处车厢中也忍不住掏出手机纷纷拍照留念。八个多小时后到达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敦煌城依然明亮如昼,直到十点有余天色才渐渐暗去,这明显的时差一时竟让我大呼奇妙。
在敦煌城的两三天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第一天天还未亮我们就驱车前往鸣沙山,欣赏日出美景和大漠风光。起的太早的我一路本是迷迷糊糊,昏昏沉沉,但在看到沙漠日出的那一瞬间被那孤独又浩荡的红日所震撼,困倦之意登时烟消云散了。我是第一次见到沙漠,沙子的绵密,沙山的一望无际,驼铃的悠扬荒凉,无一不在刺激着我紧张的神经。爬沙山的过程对于我又是一大挑战:沙山浩浩大大,坡度却又十分陡峭,沙子的流动性又极强,偏偏我又由于落下了阳伞而掉队,独自一人攀爬真是耗尽了我的全部力气。即将到达山顶时我早已精疲力竭,甚至想要放弃,但这时前方传来熟悉的呼唤,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我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为我喊加油给我鼓劲儿,院长也伸出手来助我一臂之力!见状我心中一股感动的暖流涌上心头,这份同学老师之间的友爱支持着我终于爬到山顶,与大家一起尽情欣赏月牙泉和异域大漠风光,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下午的莫高窟之旅虽然酷暑难当,但大家都在旅途中被莫高窟的恢宏气势和人文情怀所震撼,洞窟里的壁画和佛像经过千年风吹雨打却依然矗立,真是令人不禁感叹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闪光。第二天的行程跨越大半个敦煌城,几乎全天都在大巴上度过,阳关,玉门关的一望无际遍地荒凉,雅丹地貌魔鬼城的风中林立,黄昏公路的孤单悲凉,夜晚星空的荧光闪烁......我见到了从未见到过的别样风光,更体会到了祖国别样风情的多姿多彩。第二天的行程全部结束后乘车返回酒店早已过了凌晨十二点,车厢里的灯光已经熄灭,车里的同伴们也纷纷陷入睡眠,我独自坐在车窗边,看着一望无际的荒凉的戈壁滩,思绪万千。夜晚的戈壁滩与白天俨然是不一样的风光,夜幕降临下的戈壁滩少了白天的狂野和热烈,多了份苍凉和落寞。这里地广人稀,无限的冷漠,倘若不小心在这里迷失自我,独自一人怎能度过这一个又一个的漫漫长夜?人类终将无法与大自然相互匹敌,人类终究是如此的渺小啊。
返回学校后,这次兰州和敦煌之行终于落下帷幕。我感受到了兄弟学校的桃李芬芳,感受到了兰州城的闲适悠扬,感受到了敦煌沙漠戈壁滩的苍劲孤单,更感觉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多姿多彩。这次访学活动是轻松愉快的,更是踌躇满志和受益匪浅的,归来之际我们更是立下目标,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不断充实自己,同时多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