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工作 / 正文

[他山之石]​ 盛会中州聚贤士,伊水雅集论汉章——参加第五届汉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有感​

发布时间: 2023-04-19      点击量: 

 

20234月14日至17日,为了推动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由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主办的第五届汉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洛阳举行。本次盛会出席106名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收到会议论文82篇。作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1级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名研究生,我也有幸携论文《<汉书><后汉书>中的赙赠书写》参加会议。

在开幕仪式上洛阳师范学院副校长赵海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炳海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踪凡教授、洛阳师范学院王建国教授分别致辞,对此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因故未参加会议,也通过视频发来贺辞。开幕式结束后,全体到会人员合影留念。

一、主旨发言方家语,吾辈聆听悟学法

大会主旨发言在洛阳师范学院成均楼B106举行。首先发言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李炳海教授,他的论文题目是《汉代诗赋对西域名物的书写》。文章梳理了从汉武帝的《天马》歌诗到邺下文人的咏物赋中的西域名物,指出汉代诗赋结构单元中的西域名物,往往作为叙事背景而发挥作用,与本土名物珠联璧合。同时从汉代诗赋中记载西域名物的变化,也能发现汉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对文史互证具有重要价值。紧接着发言的是踪凡教授,他的论文题目是《汉大赋中动植物书写的特色》,踪凡教授发言娓娓道来,指出自己的文章借汉代大赋中的动植物书写,分析了汉代大赋的书写特色。在听报告得过程中,我发现踪先生所指出得汉大赋的“增减性”,提示了汉代大赋文本可能的生成过程,使得我受益良多。第三位发言的是陈君研究员,他的论文题目是《中古时代的江汉隐逸》,他指出江汉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江汉隐逸之士不但继承了汉晋时期北方隐逸传统的一些特质,还在群体风貌、宗教信仰、文化取向等发面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第四位发言的是杭州师范大学的张树国教授,他的论文题目是《洛图演绎与秦汉时期的科学祛魅》,张教授发言激情饱满,讲解洛图的来历及发展,另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指出的洛图真意消失源于王莽篡权引发的“造神运动”的结论,即是通过对洛图演义细致考察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对两汉时代社会环境发展的宏观与微观准确把脉,深入思考的结果。这样的研究是值得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去努力学习的。第五位发言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曹胜高教授,他的论文题目是《以经师与两汉秩序共同体建构》。曹先生在发言中指出:两汉建立的以太学为核心的官学体系,改变了秦“以吏为师”的治理模式,确立了“以经为师”的知识传授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并最终形成了自运行的秩序共同体。第六位发言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付林鹏教授,他的论文题目是《<诗大序>: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资源的儒家诗论》,付先生在指出:“《诗大序》是在整合儒家早期文论与乐论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在此基础上《诗大序》对诗歌伦理价值进行塑造,并将之作为考察王道兴衰并进行道德教诲的重要依据,最后实现了伦理教化的政教目的。

六篇文章有的以小见大,有的通关全局,有的从文化入手分析文学,有的从文学跳脱反观社会,展现了汉代文学研究的活力,让我学习到了诸多研究文学的方法。

 

 

二、分组讨论聚英才,剖情析采探文法

大会主旨发言结束后便是分会场小组讨论。本次国际研讨会有四个分会场经行小组讨论,分别是经学与历史组、诗歌与汉赋组、文献与观念组和青年学者论坛。我参加了第四分会场“青年学者论坛”的小组讨论。分为上下两场。

第一场由山西大学教授张建伟和河南工程学院教授冯源轮流担任主持和评议,共研讨了八篇论文,分别是商丘师范学院金璐璐教授的《汉代“门生故吏”制的形成和碑文的生成》,九江学院柯镇昌教授的《论司马迁<史记>的文体学贡献》,武汉大学梅伟老师的《刘邦喜“六国纵横时”的文化意蕴》,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莎茹拉的《汉大赋“功百讽一”成因新解》,贵州财经大学研究生彭欢的《从扬雄<解嘲>看汉代辞赋“士不遇”主题》,郑州大学研究生张彦菲的《东汉时期的洛阳形象书写与人文内涵研究》,兰州大学研究生马皓斌《<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的书写与蒯通形象演变》以及我的《<汉书><后汉书>中的赙赠书写》。

第二场由商丘师范学院教授金璐璐和九江学院教授柯镇昌轮流担任主持人和评议人,共研讨了8篇论文,分别是山西大学张建伟教授和其学生李昕花的《西汉佞幸人物的多维审视》,河南工程学院冯源教授的《汉代士人对“郑声”的抑制与“郑声”流行的悖离》,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杨批额《春秋经传集解》的士族书写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刘春柳<明月记>汉文叙事对<史记>的化用指正》浙江师范大学王睛博士的《道家思想与<史记>的表现手法》,吉林大学博士张子薇的《“汉赋四大家”说刍议》,郑州大学副教授邵杰的《莽新符命编年辑证》以及洛阳师范学院王亚龙老师《司马迁“藏之名山”说新探》。

 

 

我的论文发言有幸得到山西大学张建伟教授的点评,张教授指出:“论文在整体上来看逻辑严谨,但是主要将书写的差异定位在个人的影响上,稍显片面,是否可以加入对两汉社会历史造成差异原因的考察,使得文章进一步完善。张教授的点评犀利,看到了文章的偏陋之处,这让我不胜感激,也对渭清师所说的“好的论文是在不断地打磨中造就的”有了进一步的深刻体会。

三、佳会幸得良师长,如沐春风铸志坚

在参加会议期间,我也有幸结识了汉代文学研究的前辈,诸位前辈的教导、指点让我如沐春风,获益良多。在15日早上步行前往主会场的时候,我遇到了杭州师范大学的张树国先生。张树国先生是著名的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大家,他在中国礼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我在研二上学期时经渭清师指导,曾看过张先生的《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一书。张先生在此书中以中国上古祭祀歌辞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与上古宗教伦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对诗歌起源及发展史、诗歌的文化内涵及美学内涵都做了认真研究,提出了“诗乐舞产生并发展于祭祀仪式”的文学艺术起源说。当时阅读便觉张先生学识渊博。而当真正与先生面对面交谈时,更加深了我这一认识。当我提到张先生书中研究的“九歌”相关内容时,张先生直言不讳,说:“那本书是我早期的研究发现,其中有许多内容在我后来的研究中我又将它们推翻了。”这让我颇为震惊,自己写论文时,总是抱着自己那粗疏的见识不肯撒手,而张先生作为一名知名学者,竟对自己研究中的失漏大方的讲出来,这种对待学术的求实精神是我们新一代研究人最应去继承的。随后由于到会时间尚早,张先生便与我漫步洛阳师范学院的明月湖。明月湖水波荡漾,两岸绿树新翠,张先生的教导也让我深受启发。在会后,我还就张先生论文《洛图演绎与秦汉时期的科学祛魅》中不懂的地方向张先生请教,张先生也不嫌我问题浅陋,耐心指点,一一解决我的不懂之处,让我看到了前辈对待学问的认真求实,对待学生的平易之风。

在洛阳师院,我还遇到了我校18届考取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的王亚龙学长,在会前他就对我给予了帮助。会议中更是对我的照顾有加,指点我不要胆小,主动去向方家请教。

 

 

与我同住的许昌学院张文东老师,在会议期间也对我颇多照顾,指点我在参会时应注意那些问题。同时,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王建国院长以及以郭发喜老师为代表的会务组老师、同学们体贴入微的招待,让人感到宾至如归,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精心安排,才能让此次会议圆满落幕。以上诸位师长的教导,让我此次洛阳之行,不仅让我学习到了汉代文学以及文学以外的知识。可以说,正因为有了他们,让我的洛阳之行更加充实。

 

 

会议已经圆满落幕了,我的内心确久久不能平息,此次洛阳之行,让我的读研生活更为丰富,同时也让我坚定了做学问的信心。学术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也正因如此,吾辈,当一以贯之。

    故有赞曰:两汉文章,自古称雄。洛阳佳集,再探文鸿。吾辈添列,莫忧童蒙。拜会方家,获学求通。 

(2021级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硕士  赵磊)

 

 


上一条:研究生读书会系列活动:王磊先生为我院研究生讲授读书和治学经验

下一条:关于我院参加学校第二届研究生科技节相关事项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