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科研成果 / 正文

我院赵德利教授、刘林魁教授2人被授予“2017年度宝鸡文理学院科研年度人物”

发布时间: 2018-09-02      点击量: 


 

宝鸡文理学院2017年度科研人物风采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8日 20:55 发布部门:宣传部 点击数:     1445

赵德利,1955年生,大学学历,学士学位,二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小说学会理事,陕西民俗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教学名师。研究专长文艺学、民俗学。

2017年度在CSSCI来源期刊《社会科学》《小说评论》发表论文2篇,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的《传承弘扬春节的文化传统》,被求是网、人民网、人民政协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网站转载。国家社科规划办网站“最新成果集萃”转载时将该文题目在网站首页置顶推介。专著《民间文化批评的理论与方法》获得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五届陕西省文艺评论奖“优秀评论奖”、宝鸡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铁锴,男,1970年6月生,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法学会会员,陕西省政治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专著《群体性抗争与基层政府治理——基于西部农村的探析》获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宝鸡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王烈琴,女,1968年5月生,中共党员,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

2017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17XYY027);在《河北学刊》(CSSCI)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宝鸡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张雨,1976年2月生,文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华裔美国文学。

2017年获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流变研究”(17XWW004),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疏离、传承与消解”(17JK0030)。

邢鑫,1984年11月生,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

2017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2012-2017)效果追踪研究”(CIA170270);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发表学术论文1篇;在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报告3次;获得“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称号。

何艳桃,1978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企业管理、农村可持续发展。

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家庭农场生态自觉性提升视角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实证研究”(71703001);获宝鸡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马多秀,1974年生,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情感教育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农村教育。

2017年在《教育研究》(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情感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获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研究”(2017P011),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陕西省城乡统筹发展中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基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视角”(2017KRM096);专著《农村德育论》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宝鸡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刘林魁,1972年4月生,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关陇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学会会员。入选陕西省省级人才。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佛教史籍、三教关系、佛教与文学。

2017年获批教育部重大项目子项目“疑伪经与中国民间信仰”(16JJD730005)、陕西省社科基金“唐释法琳《破邪论》《辨证论》校注”;发表权威期刊论文1篇、CSSCI期刊论文2篇。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

周旗,1963年1月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任陕西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宝鸡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特聘专家、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及农业咨询专家、宝鸡市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感知视域下的地理学研究。

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应对研究:以陕西省为例”(41771215,直接经费63万元),与陕西省气候中心签订《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和影响预估能力建设项目技术服务》(2017-HXKT051,到账经费55.3万)、与中国科普研究所签订《公民科学素质中长期发展目标研究》(2017-HXKT031,到账经费15万),在权威期刊《土壤学报》发表论文1篇。

刘引鸽,1965年,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气候环境变化与适应、生态风险评估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近2百年来渭河流域气候变化水文效应特征与机制研究”(41771048,直接经费70万),在国家级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1部(23万字),获宝鸡市第十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宝鸡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美光,1981年12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主要从事高压限域条件下功能材料结构设计与压致相变研究。

2017年获批陕西省科技厅青年科技新星计划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分别在SCI 2区期刊《J. Phys. Chem. C》和《J. Mater. Sci.》发表论文2篇,其中ESI高被引1篇。研究成果“高压下新型超硬和含氮高能密度材料的结构与物性及相变机制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王艳,1983年11月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功能陶瓷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的研究工作,发展以通过控制粉体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而控制陶瓷材料的形貌及性能的可控制备的新方法。

2017年以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3篇,获宝鸡市第十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以第一申请人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张盛,男,1989年生,中共党员,讲师,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功能配合物的制备及热力学性质研究。

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镝配合物单分子磁体热容与弛豫机理研究”(21703002,直接经费23万)、第6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等资助,2017M610646)、陕西省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等资助),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

高晓龙,男,1983年5月生,中共党员,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材料接合机理、激光与机器人精密焊接技术、工程模拟与仿真研究,焊接设备自动化开发。首次提出了激光诱导共晶、偏晶反应连接技术。

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Ti6Al4V/Nb/NiTi异质接头脉冲激光焊诱发共晶反应成形机制及调控机理研究”(51705005,直接经费24万),宝鸡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2017JH2-10);发表SCI论文2篇、CSCD论文1篇、高水平会议论文1篇。

张云,男,1987年5月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密度磁性存储材料与磁致伸缩材料方面的研究。

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磁记录单元磁晶各向异性的基底效应与性能调控”(11704007,直接经费21万),以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张永春,男,1987年2月生,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冶金节能新材料。

2017年以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Alloys and Compounds》期刊发表SCI一区论文“Anodic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of Pb-Ca-0.6%Sn, Pb-Co3O4 and Pb-WC compositeanodes during Cu electrowinning”。


上一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标志性科研获奖(部分)

下一条:我院赵德利教授、孙新峰教授2人被授予“宝鸡文理学院2016年度科研人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