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以文传声 / 正文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程丹的短篇小说《牡丹枕》在《延河》杂志发表

发布时间: 2012-12-09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8日 00:00 发布部门: 点击数: 1570

     近日,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程丹近万字的短篇小说《牡丹枕》在《延河》2012年第11期发表。

 《延河》杂志由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有“小《人民文学》”之称,被誉为陕西作家的“摇篮”。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都是从“延河”岸边起步,最后走向了全国。该刊2012年第11期“小说榜”专栏用8个整版的篇幅对程丹小说进行专门推介。该文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孙新峰教授指导。

  据悉,该文是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3级学生席超论文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当代文坛》发表以来,该院在写作课教改和专业建设上的新收获。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供稿)

   相关链接:《牡丹枕》概要

   小说以新中国初建、清理民国遗毒的那段时期为背景,以身边老一辈人的切身经历为素材,虚构了一个勤于公务的民国靳县长突然被打为反革命之后,以其女儿靳安为代表的身边人所遭遇的人情冷暖,风云际遇。小说巧用象征手法,以靳安嫁给程天义为线索,通过县长变成反革命这件事来表现动荡社会人性的双重性,即愚昧与温暖。从小说来看,豳城里原本淳朴的民众在混乱的政局替换中丧失了道德底线与价值判断力,变成了一个个麻木的看客。整个社会人人自危,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与之相反,县城春草堂医生张老先生却一如既往,用送一个“牡丹枕”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靳县长执政的认同,对好人遭到不公待遇的同情;而这个“牡丹枕”亦是乡下好友程致泰送给张老先生的礼物。礼失求诸野,对于可悲的政治斗争,以程致泰等为代表的农村人则有了不同的反应。由于受政治影响较小,人性依然闪现光彩,他挖窑洞收留遭受寒灾的灾民,毅然践行与靳县长约定的婚约,收留了靳安。这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需要极大的勇气,更甚至说关系到政治立场与家族生存的问题。“牡丹枕”不仅仅是支撑脑袋之物,更成为非常时期检验人性善恶的“衡器”。靳县长自杀了,而那温暖人心的“牡丹枕”还在。善良的人性永远不会泯灭。社会还是有希望的。小说切入点独特,结构清晰,叙事流畅,意境如诗如画,语言清新,文笔飘逸,极富美感与张力。

   转自校网http://www.bjwlxy.cn/info/1040/13329.htm


上一条: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李婕的小说荣获“第六届‘秦晋杯’环保创意文学征文一等奖

下一条:感恩是一束束温暖的阳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