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金声,弦歌不辍;渭水河畔,书声犹闻。丹桂飘香之际,宝鸡文理学院迎来六十五华诞。我因是宝文理的学子倍感荣光,对母校,我有很多话想诉说……
相 遇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青春是一场绚烂的狂欢,一路上会邂逅许多次的遇见,于我而言,与宝文理的邂逅,是青春里最美的遇见。初相遇,是在二零二二年的四月十六日,在研究生招生系统中郑重地写下“宝鸡文理学院”五个大字起,就此结缘。时值疫情期间,人民临危,国家临难,我蜷缩于小小的空间里,徘徊迷茫,黯然神伤。宝鸡文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宛如一束霞光,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点亮了前方的希望。盼望着,盼望着,盼望早日回归校园,盼望与师友相见。九月份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阻隔了与校园的距离,看着身边的朋友上学、上班,忙碌且充实,面对着上着网课的电脑,我时常眼神游离着,内心挣扎着。但听着导师隔三岔五的一句句问候、一句句关心的话语,我又知道,我离学校很近,很近……
十月底,跨越千里,在接近凌晨的时刻,我终于见到了几度出现于梦中的宝文理。那夜,天气寒凉,初次踏上西北这块土地,陌生感令我不寒而栗。隔离点安顿好后已是凌晨,我打开手机报平安。“还没到吗?”“都安顿好了吗?“不要着急,吃饭什么的都正常着吧?”导师一句句关心的话语,让初来乍到的我眼里泛起泪光。那夜,心里充满暖意。后来,我常常会回忆起研一上学期那短暂的四周校园时光,尽管疫情肆虐,我们仍有条不紊地在寝室里上网课,老师们声音嘶哑、身体抱恙,课上却依旧滔滔不绝,倾囊相授。学生们团结有序,互帮互助,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股股暖流总是在不经意间流淌着。我想,我所怀念的,是初遇宝文理时的那份明媚与温馨。
相 守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青春是一壶茶,一壶用情感的沸水冲沏而成的溶茶,从滚烫而热忱,再到冷却而沉静。细品,回韵涌上心头,浸满全身。在宝文理求学的一年,是沉淀的一年,是扎扎实实的一年。我时常沉浸在某个老师的课堂,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令我兴奋;我也会因想不出一个出彩的导入语而沉思多时,却在风雅亭闲坐时灵感乍现;我也会因看不进去书而焦虑却转身看到了窗边的晚霞,那一刻心灵的涤荡,宁静致远。是宝文理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教会了我成长与从容。我所钟爱的,是教室、图书馆、田径场、食堂、宿舍的足迹;是朗朗书声、婉转鸟鸣声、清脆铃声、教师讲课声的倾听;是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传达的情意,是老师同窗的陪伴,是花草树木的清香扑鼻。他们令我愉悦,令我欢畅,为我抚平前进道路上的淡淡迷茫与忧伤。在宝文理的一天知足且上进:清晨,伴着打瞌睡的路灯,我们开始一天的忙碌紧张。夜晚,伴着清辉的月色,我们细数一天的成长与收获。路灯下的身影被拉得修长,一步步走来,这是成长的印记。校园里的空气弥漫着香味,清脆的音乐声悠长。宝文理,是一泓永远的清泉,我醉在其中。
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所谓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被时间推着向前走。宝文理,给我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平台。学校组织的一次次比赛,让我有勇气、有机会站上讲台,让我离梦想迈近了一步又一步。曾记得自己穿梭于一间间的空教室磨课,嗓子疼得说不出话;曾记得踏着图书馆闭馆的前几分钟,急匆匆地往宿舍走去;也曾记得几次深夜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遥想几年前,我在经历失败后会气馁,会心生放弃,而宝鸡文理学院的学习氛围、文化传统又点燃了我的斗志,孕育着我心底的梦想。过往惧怕失败的我,逐渐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规划,有了期待。即便前方风雨兼程,也要毅然前行。离开家乡后,宝文理的华灯,照亮的不仅是夜空,还有我的未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学于此,我乐于此,我逐梦于此,我更深爱于此!
相 念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叶落无痕,时光有迹,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即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征程。回首往昔,筚路蓝缕,春秋岁月入吾瞳;信步课堂,听其钟声悠扬,书声朗朗;漫步操场,眼望绿树成荫,霄云万象。我在宝文理的求学时光算不上太长,但却是十九载求学日子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感恩在这里遇见的一切。
站在二零二三年的时间节点凝望昨日的芳华,一寸寸的时光变迁,一簇簇的万物更新,在宝文理的回忆如同影片般历历在目,点点滴滴,倏忽瞬间。岁月缱绻,葳蕤生香,我想随着年龄的增加,经历的延长,我将会越来越怀念在宝文理这短暂的求学时光。它赤诚,它热烈,它澄澈,它闪闪发光!山高水长,韶光流转,我将满怀希望地从宝文理出发,踏遍沧浪览平芜,观其长空万里山河无限。再回首时,风华依旧,宝文理永远在路上,我也在路上……(作者:李珊珊,2022级学科教学(语文)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