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术交流 / 正文

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晓辉教授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5-30      点击量: 

5月27日下午3点,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陈晓辉教授在博文楼1401会议室,为我院研究生做题为《世界文学、距离阅读与文学批评的数字人文转型》的学术报告。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李剑清教授主持,文艺学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个学科的2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

陈晓辉教授分别从世界文学、距离阅读和文学批评的数字人文转型三个方面,层层分析西马左派知识分子弗兰克·莫莱蒂文学理论的演进逻辑,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全球化视域下文学批评革命的动向提供了理论图景。陈晓辉教授指出,莫莱蒂认为世界文学是“观念性”而非“实存性”。从观念性出发,“世界文学”实际上可被视为“全球化”时代整体性思考文学演变的思维方式,意味着不同于“实存性”的“世界文学”对文学本质的关注,“观念性”的“世界文学”更看重以抽象概念方式思考世界文学,因而,莫莱蒂的“世界文学观”成为了文学批评革新的驱动力;作为莫莱蒂破解世界文学难题的方法——“距离阅读”,以其“二手阅读”、大规模阅读和计算批评的症候,表征着阅读对象、阅读主体和阅读方法的范式转型,凸显着莫莱蒂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方法创新意识,为反思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提供了一种路径,促成了文学批评的数字人文转型,为文学批评家进行新的知识生产和问题发掘提供可能。最后,陈教授总结道:从实存性到观念性,从文本细读到距离阅读,从审美阐释到计算批评,莫莱蒂以其革命性的勇气将传统人文批评推向数字人文批评,莫莱蒂不仅展现出清晰的理论演进逻辑和理想色彩,而且建构了新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体系。

研究生汪晓航做简短的交流发言,李剑清对学术报告作了点评总结,感谢陈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理解数字中国、数字人文转型的全新视觉与知识图景,充分肯定学术交流在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重要意义。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汪晓航图/苗雪审核/兰拉成)


上一条:陕西师范大学霍有明教授、博导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下一条: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黄丹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