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顺应教材改革,把握学科发展新理念——我院师范生积极观摩“第四届新教材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2-10-30      点击量: 

      1028日至29日,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举办的“第四届新教材教学研讨会”活动在互联网线上直播进行。研讨会立足于三新(新课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以学习任务群为抓手,特邀名师、专家通过课堂教学、说课、评课、教研报告的形式为践行新教材编写理念、改革语文教法等集思广益。

    我院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采用“线上+线上”两种观看路径,组织语文教育学科部分老师、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在读研究生以及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全程观摩了本次研讨会。

 

 

一、 讲课说课,启思维促提升

    本次课堂教学环节六名示范课教师选择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习”“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等学习任务群,合理设计情境、任务、活动等进行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六名教师采用“授课+说课”的形式进行示范。课堂上,前三位老师教学均选取了统编版高中必修(上)同一课的两篇课文执教。山东淄博实验中学教师任锋执教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以任务群为课堂呈现方式,坚持学生主体,以学定教。辽宁大连第24中学教师韩煜韬执教的《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中紧扣学生自我读书体验,以此为线索联系到文本,为学生与教材文本“搭建桥梁”。北师大二附中教师刘睿睿执教《赤壁赋》《登泰山记》以主任务“从赤壁水月和岱宗山日看中国文人的山水式自救”出发,思考古人对待挫折的态度,最后在作业设计中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达到古为今用的效果。三位老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式将学生引向思维深处。

 

   后三位老师选取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中单篇课文执教,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带领学生细读文本。南京宁海中学教师刘宏业从“文化视角、史学视角、文化密码”三个角度深入剖析《烛之武退秦师》,选择“退”“围”等关键字解读作者对于“秦晋围郑”的态度,进行深度学习。复旦大学附中教师陈晓雷以“仁、礼”为《论语(十二章)切入点,带领学生细读文本,挖掘“仁、礼”文化内涵。重庆巴蜀中学教师李妍柳通过探寻真实的力量为《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切入点,总结概括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去学习本单元其他课文。后三位老师通过对文本的深度研读,以新颖的教学视角促使学生向高阶思维迈进。

    说课中,六位教师将本次课程的设计理念、设计来源、设计方法、学情分析教学思维和不足之处作出阐明,明晰地告诉我们新教材究竟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二、 典型评课,知标准促改变

   本次研讨会中评课环节分别由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袁菊和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正高级教师吴春来进行评教。

   袁菊老师总结任锋、韩煜涛、刘睿睿三位教师的教学亮点,为新教师进行任务群教学提供新思路、新路径。首先,用整合的思维方式,落地专题,构建学习任务群。其次,用课改的思维、可行的作业,践行学为主体。袁菊教师提出“学为主体”原则和践行学为主体的五大教学路径。最后,用融合的思维,灵动的教学设计来实现借文引导。要想达成这一点,一线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读深、读透,紧扣较好语言,提高理性思维。

   吴春来老师以“语文,还是那个语文——新课标背景下单篇教学的四种意识”为评课标题,分别列举刘宏业、陈晓蕾、李妍柳三位教师以及其他教师部分教学实例,具体阐述了坚持“语文意识”、强化“诵读意识”、突出“任务意识”、提高“整合意识”。吴春来老师也特别提出值得一线教师注意的地方,例如教师避免讲解过度,导致学生不主动不积极、参与面不够广;教师要加强突出任务意识,让学生在互学、帮学中解决问题。

 

三、 专题讲座,晓理论明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吴欣歆教授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理念与教学规划”为题,从“我国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历程、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理念、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思路”三个层面出发,让我们对学习任务群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提供了学习任务群的一系列实践操作,为本院师范生理解运用学习任务群提供新路径,拓展语文教师新思维。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王慧以“建构以文本为中心的语文课程教学论”为题,在理解新课改的前提下,以个性化深度解读新课标为重点。王慧老师从新课标中选取三个关键词——课程性质、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进行细致入微的理解和阐述,并总结这三者的内在联系:如果说课程性质是出发点,学科核心素养的就可以是目的地,学业质量则是对学生是否达成目标的指标设计和测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构以文本为中心的语文课程教学论主张,通过新教材的教学实施来落实,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王慧老师“咬文嚼字”般得对新课标部分概念提出疑惑,又以自己的理解给予解答,一问一答也促进了师范生对新课标的深度学习。

 

 

    重庆市首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正高级教师熊少华以“实施阶段教学,助推任务落地——构建自主学习新模式”为题,用三个“比方”生动形象的阐释了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比方1:打铁还需自身硬,得出“由‘学得’到‘习得’”学习方式改变的感悟。比方2:主人与客人,得出“主要任务与次要任务”的感悟,单元教学任务应由主次任务叠加补充完成。比方3: 一块木料,可以做柴火,可以盖房子做栋梁,可以做家具,可以枕铁轨……取决于你是厨师,建筑师,木匠,筑路工人。由此得出“同一文本,放在不同任务群下的不同单元,任务就不一样”的感悟。熊少华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解释了一系列新概念,在理论的支撑下,用教学案例作出印证,给我院师范生留下深刻印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的提供大力支持下,观摩此次研讨会的师范生不仅从理论上了解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还从名师的课堂中得到了众多教学方法,充实了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名师、专家们都干货满满,提供了众多思路与操作路径,但要想将这些理论与方法内化,需要各位师范生做出实际行动,从意识上紧跟语文学科前沿步伐,从行动上理解运用理论、方法,将本次研讨会学习的干货运用到接下来的实习当中。

   观摩期间,正值学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研究生赵磊、杜洋、曹高艳全程协助老师,克服场地、设备等困难,圆满完成了线上线下组织和直播任务。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  文:2021级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刘娟   图:培训网     审核:兰拉成

 

 

 


上一条:我院团总支召开“传承红色血脉 赓续红色基因”主题团日活动

下一条:学校召开2022年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协调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