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师生观看宝鸡原创话剧《面皮》并开展交流研讨

发布时间: 2025-10-13      点击量: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感受时代变迁与奋斗精神,2025年10月10日晚,学院组织戏剧与影视专业师生前往宝鸡大剧院集体观看宝鸡原创话剧《面皮》,并于10月11日下午举行了专题交流研讨会。

院长孟改正教授在观演前对话剧《面皮》创作背景作了讲解,明确了观演及研讨要求。话剧《面皮》以细腻的表演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西府大地上一家三代人围绕制作、售卖面皮这一传统技艺,依靠勤劳双手增收致富的动人故事。该剧将家庭的悲欢离合与时代的宏大叙事紧密相连,生动展现了宝鸡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沧桑巨变,被誉为“宝鸡版的《创业史》和《人世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在著名表演艺术家吴京安及其团队的精彩演绎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感人的情节、一句句地道的陕西方言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舞台上,西府人家的烟火气息、三代人的奋斗传承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舞台下,观众沉浸其中,时而为剧中人的艰辛而揪心,时而为他们的成功而欣慰,谢幕后报以热烈的掌声。

10月11下午,话剧《面皮》创作研讨交流活动在博文楼1401会议室进行,副院长赵保胜主持活动。该剧导演、主演、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首届校友汪晓龙应邀作了“从生活到艺术:话剧《面皮》创作谈”报告。汪晓龙从话剧创作背景、创作心得、舞台呈现等方面,深情讲述了这部“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作品如何从朴素的现实生活,一步步淬炼成功人的舞台艺术。他分享了编剧如何从无数个真实的“面皮”家庭故事中提炼出典型人物与戏剧冲突,以及如何在舞台上平衡地域特色与普通情感,让地方故事引起全国观众的共鸣。汪导的讲述真诚而深刻,为师生们展开了艺术创作的神秘面纱。

在交流环节,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导师郑雅宁副教授感慨道:“看戏一定要到剧院去看,只有在剧院才能有深刻的感受,看戏甚至可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对该剧鉴赏给出指导。首先是体验观演亲切感,其次是思考作品体现出的地域特征与时代韵味,最后欣赏话剧艺术张力,有笑、有泪、有悲、有喜,人物血肉丰满。师生踊跃发言,与汪晓龙导演深入交流。

据悉,话剧《面皮》自2023年8月首演以来,已先后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最高奖“文华奖”、陕西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并成功获批2025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其艺术水准与社会价值得到了高度认可。

本次观演研讨活动,学院将美育教育、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一次积极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艺术鉴赏力,激发了大家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取得了圆满成功。(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陈佳艺   图/张嘉特   审核/孟改正)


上一条:我院学生在“青春志愿行,助力三个年”陕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文学、视觉作品征集活动中喜获佳绩

下一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AI+语文教育》《短视频与新媒体运营》微专业集体备课会暨建设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