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高新校区博文楼副楼105室隆重举行“AI+语文教育”与“短视频与新媒体运营”微专业开班仪式暨开课第一课主题报告会。副校长冯飞龙出席并讲话。活动由副院长孙立主持。

冯飞龙在致辞中指出,微专业建设是学校主动应对新时代发展需求、深化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高度契合教育部“双千计划”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他强调,微专业虽“微”,但其意义深远,通过“小学分、高聚焦、跨学科”的模式,快速响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他希望文传学院以此次微专业启动为契机,勇于突破创新,打造微专业建设的“文传样板”,形成可推广的改革经验,真正实现教育成果对地方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辐射赋能”。
会上,教务处处长周喜华、学院党委书记张红亮共同为朱慧颖、黄河两位校外导师颁发聘书。

微专业负责人赵保胜、孙立分别就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进行介绍。教师代表范文静、学生代表郑卓冰作表态发言,表达了对微专业建设的支持与期待。
院长孟改正对微专业建设和发展作工作部署。他表示,学院两个微专业的设立是学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对接行业前沿的关键一步。“AI+语文教育”微专业面向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短视频与新媒体运营”微专业则聚焦区域文旅推广与新媒体传播,强化实战能力培养。他鼓励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勤于实践、敢于创新,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占据先机。

开班仪式结束后,微专业师生分场开展“开课第一课”专题学习。朱慧颖以“信息技术赋能语文教学的思考”为题,为“AI+语文教育”专业学生授课;黄河围绕“数智时代传媒人才的新需求”,与“短视频与新媒体运营”专业学生展开交流;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计算机学院朱丽叶副教授则为全体授课教师开展了AI教学工具应用培训。

文传学院微专业的全面启动,标志着学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也为学生拓展职业路径、提升综合素养提供了新的平台。
宝鸡市金台区教研员、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朱慧颖,宝鸡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编辑部负责人黄河,学院党政领导、微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全体授课团队、师生代表等90余人参加会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孙立 图/赵米振 审核/孟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