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19:00—21:00,我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本学期首次研究生读书分享会在博文楼 712 教室举行。2024 级、2025 级近 20 名研究生参与活动,郭文元教授、张继红教授莅临指导,卢凯欣同学主持。

分享环节中,代委鑫聚焦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从研究困境与突破、生成逻辑与体制规训、经典构建与资源选择三方面切入,指出该书核心价值并非提供标准答案,而是传递“以怀疑精神审视既定结论、以历史同情理解文本语境”的学术思维。张馨匀分享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梳理其重溯现代性多元源头、重构现实主义书写传统的核心内容,总结该书打破线性论述、“叙事与历史互渗”的方法论,并谈及“闹剧”研究视角、“鬼话诗学” 与女性书写寓言维度带来的学术启发,引发在场同学思考。

评议阶段,黄榆媛肯定代委鑫的发散性思维,认同两本书的核心观点,并提出应思考王德威方法论对自身阅读的启发,带动现场学术讨论。自由讨论环节,2025 级同学围绕“断裂与承续”的强调原因、洪子诚著作方法论的时效性等提问。郭文元教授回应,80 年代前后文学存在断裂,当下更需强调古今文学连贯性,洪子诚著作奠定扎实学科素养,其后续《当代文学十六讲》延续核心且更具独立性;针对“闹剧”的研究意义,两位教授提醒需警惕油滑,并举鲁迅《故事新编》为例。此外,教授鼓励学生勇于提问,融入个人思考与感性体验。

此次分享会成效显著,既为研究生搭建了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也有效提升了参与者的理论素养与思辨能力,为学院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注入蓬勃生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组 文、图/薛煜、张雪 审核/赵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