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李雅妮副教授、博士:待他成尘时你将看见他微笑——怀念恩师红柯

发布时间: 2018-03-08      点击量: 


待他成尘时你将看见他微笑

——在红柯老师追思会上的发言

李雅妮(红柯先生的学生,现为宝鸡文理学院文传院副教授,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宝鸡文学界,宝鸡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沉痛缅怀追思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宝鸡文理学院优秀校友红柯老师。

红柯老师是我的恩师,他是我大学时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写作课老师。作为班主任,他尽职尽责,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我们这些出身寒门的学生。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家境贫寒,学费都是家长辛辛苦苦卖粮食凑的,老师知道后,用他那时还很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这位同学。作为老师,他的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他深厚的学养,认真的态度让我们收获良多。他谈写作,谈文学,谈人生,在“为人”与“为文”诸方面对我们影响深远。得知老师去世的消息后,同学们悲痛万分。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961班和2班的同学们从全国各地赶到追悼会现场,为了送老师最后一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许多伟大的作家在创作的盛年溘然长逝:鲁迅、徐志摩、萧红、路遥、海子……然而他们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文学宝藏,他们已然不朽!红柯老师也是如此!1990年在天山脚下完成的《西去的骑手》始,红柯以高质高产的创作实绩构筑起他从“天山系列”延伸到“天山——关中丝路系列”800余万字的文学世界。

去年10月份,我在《十月》杂志上看到了红柯老师的新作《太阳深处的火焰》,那时小说的单行本还未出。读罢小说,很是震撼。接下来我重点谈谈我对老师的这部小说的感受。《太阳深处的火焰》是红柯的第十二部长篇小说,2017年12月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长篇小说年度(2017)金榜领衔作品。这是“天山——关中丝路系列”作品中最精彩、最具人文情怀和现实关怀的一部。小说25万字,灵感的触发点既有岑仲勉先生的《黄河变迁史》与饶宗颐先生的《近东开辟史诗》,也有西域瀚海的“红柳”“太阳墓地”与陕西关中的“皮影”“秦始皇陵”。小说呈现出多声部的复调结构,以吴丽梅与徐济云的浪漫爱情故事为主要“声部”,辅之以徐济云在渭北大学的学术成长史,徐济云带领学生进行民间皮影研究,学院派知识分子及民间艺人的生存与精神状态,基层单位业务骨干被遮蔽的“灯下黑”的现实处境,吴丽梅、徐济云、周猴、王进等人的家族史等多个“声部”,将“天山”“关中”两种元素在现实、精神等维度上联系起来,探究了天山草原文明与关中农耕文明两种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可通越性、异质性与互源性。

《太阳深处的火焰》具有史诗性的品格;小说对人性向真向善向美的呼唤契合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小说对不同地域文化思想融通共生的话语表述系统构成了另一种宏大叙事;红柯具有宇宙意识和人类意识,古喀喇汗王朝玉素甫的《福乐智慧》与北宋张载的《西铭》在思想上的可通越性正是基于文学维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星丛”构建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觉得文学创作要接地气,接地气才有底气,作家应该深入生活,关注现实,服务大众,新的时代对作家们有新的要求,作家们应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新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使作品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时代的作家应将沉潜在历史地表下的美好与不堪都表现出来,以期让人性更完善,世界更美好。《太阳深处的火焰》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小说既有对光影背后的人性幽微的探照,也有作家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人文情怀和现实关怀,小说在现实性方面的掘进,接续了陕西文坛前辈柳青、路遥、陈忠实与贾平凹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与传统。

《太阳深处的火焰》也延续了红柯小说惯常的精神气质:热烈奔放的浪漫主义气息、奇特瑰丽的想象力、大开大合的精神气象、崇高壮美的美学追求、厚重坚定的生命意识、强烈浓郁的人文关怀、丰盈绵密的诗性灵性、汪洋恣肆的叙述语言及宽广深厚的知识储备等。小说还在意象系统的建构、天山与关中不同地域文明的对话、交流等方面作了深入地思考。

“天山”与“关中”在红柯小说中已然不是两个地理名词,正如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它们成为作家文学背景的代名词。“天山”与“关中”,一个是作家生于斯长于斯的出生之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个是作家长达十余年寓居的再生之地,古丝绸之路之重镇。站在天山顶上怀恋故乡,回到关中又眷念西部高地的太阳,红柯像一位骑手,也如瞿秋白笔下的“薄海民”,游走在“关中——天山”这条丝路古道上。《太阳深处的火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接通了“天山”与“关中”:第一,来自新疆罗布荒原的吴丽梅和陕西关中的徐济云的爱情故事;第二,吴丽梅关于张载与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学术研究以及《西铭》与《福乐智慧》在思想上的同质性;第三,老子西行出关入塔里木盆地的“寻根”之旅。红柯接通了两个故乡,接通了浪漫与现实,小说中的两个故乡构成了对话与交流、互融与互通的密切关系。

在从陕西到新疆,又从新疆到陕西的数次迁徙中,红柯发现了只属于他的生命通道与创作灵感。他在《天山顶上望故乡》里写到“新疆诗意,陕西写实。……我感恩故乡岐山。”新疆给了红柯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灵性、血性、诗性、神性相融合的精神气质与崇高壮美的史诗品格以及火热的浪漫主义气息;关中带给红柯的是苍茫恢弘、质实情真的周秦汉唐气象、厚重的人文情怀、浓郁的底层意识以及冷峻的现实主义精神。

宝鸡是红柯魂牵梦萦的感情世界,《百鸟朝凤》《好人难做》《阿斗》《绚烂与宁静》等是红柯献给故乡宝鸡岐山的文学大礼,新作《太阳深处的火焰》中也有诸多“宝鸡元素”:皮影、张载及其“横渠四句”、岐山臊子面等。

红柯老师是中国当代文坛最有才情最勤奋的作家之一。在离世前几个月,红柯老师还在构思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开满鲜花的村庄》,据他说也是写故乡宝鸡岐山的,现而今鲜花未开,斯人已逝,红柯老师的离去是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大损失。赤子其人,星斗其文!我们永远怀念老师,我们坚信文学依然神圣,红柯文学精神永存!

老师千古!老师安息!



上一条:王磊光:世间从此失我师----悲悼红柯先生

下一条:王磊教授:作家的生命在他的作品里——在红柯追思会上的发言

关闭